当晚,三人在吴家吃过晚饭后,洛鸿勋将陈茂文和小蜻蜓安顿在了家内休息。
洛鸿勋听说过陈茂文的事迹,他打心眼里佩服他,因而他很想同对方聊聊,亲耳听听这陈茂文是如何英勇无畏地走上反清之路的。
陈茂文今年四十出头,横眉圆眼厚嘴唇,虽已失左臂,且连日来东奔西走,可操劳奔波的他仍给人一种英姿勃发、斗志昂扬之感。
虽与洛鸿勋萍水相逢,但见他仗义施救,陈茂文心中亦对这个青年人肃然起敬,他心想以对方的胆量和胸襟日后定能成大事。
要知道的是,总督叶琛下令后谁人还敢收容义军,绝大多数人怕是连边都不敢沾,即使心有同情,但也只能退避三舍,明哲保身。
因而想同他交个朋友的陈茂文虽疲惫想休息但对方一问他还是坦然地讲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以及走上反清之路的缘由。
陈茂文先是讲到了这几年来佛山一带百姓的的生活越发贫苦,身为同乡的洛鸿勋自是深有体会,这几年来包括佛山在内的广东、广西以及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劳苦大众家破人亡,苦不堪言,陷入绝境的比比皆是。
且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
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赎城费用,以及弥补因鸦片输入造成的财政亏空,开始加紧了对老百姓的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
再加上外国工业品的大量倾销,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而部分地主阶级趁机开始兼并农民的土地,加重了对老百姓的盘剥,因而阶级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了。
就这样,反清斗争才会此伏彼起的接连爆发。
接下来,陈茂文又讲了与他们切身利益极其相关的两件事。
随着手头越来越紧,佛山以及周边城镇听的起戏的老百姓越来越少,而不可理喻的是清吏对琼花会馆征收的税费却涨了两倍,直接导致琼花会馆入不敷出。
且有一日,一名叫陈启的道台在家中摆寿宴,请了琼花会馆的伶人前去祝寿。
虽然那陈启只是个小小的道台,可家中却装点的很是奢华,最为可恨的是其事后还拒绝支付伶人的演出费。
伶人们回来后将此事告知给了陈茂文,他闻后震怒,于是亲自前往陈道台家中索要报酬,可却被他家的几个佣人拦在了外面且狠狠羞辱了一番。
回到会馆后,陈茂文气的一夜未眠。
即便此时,提到这一段,陈茂文的情绪都仍是十分激动。
陈茂文咬着牙愤恨地骂道:“清廷那帮狗官卑劣至极,干的恶事何止这一桩!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被人家打的和落水狗一般,对国人却如此残酷,这样的朝廷迟早会被推翻,根本不以为奇。”
然后他又说了句:“所以我们决定与天地会的人一道揭竿而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