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乔牛②之孙,瞽瞍之子也,曰有虞。舜孝友闻于四方,陶渔事亲③。宽裕而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近。承受大命,依于二女④。瞉明智通,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尧旧职,躬己⑤而已。天平地成,巡狩四海,五载一始。三十年在位,嗣帝五十载。陟<strong>方岳</strong>⑥,死于苍梧⑦之野而葬焉。”【注释】
①帝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②乔牛:一作“桥牛”,虞舜之祖父。
③陶渔事亲:制陶捕鱼来养活父母。旧注:“为陶器,躬捕鱼,以养父母。”
④二女:指舜的两位妻子。她们都是尧的女儿。旧注:“尧妻舜以二女,舜动静谋之于二女。”
⑤躬己:亲身力行。
⑥陟:登,升。方岳:四方高大的山。
⑦苍梧:山名,又名九疑,在今湖南宁远南。【译文】
宰我说:“请问帝舜是怎样的人?”
孔子说:“他是乔牛的<strong>孙子</strong>,瞽瞍的儿子,名叫有虞。舜因孝顺父母、善待兄弟而闻名四方,用制陶和捕鱼来奉养双亲。他宽容而温和,机敏而知时,敬天而爱民,抚恤远方的人又亲近身边的人。他承受重任,依靠两位妻子的帮助。圣明睿智,成为天下帝王。任命二十二位大臣,都是帝尧原有的旧职,他只是身体力行而已。天下太平,地有收成,巡狩四海,五年一次。他三十岁被任用,接续帝位五十年。登临四岳,死在苍梧之野并安葬在那里。”【原文】
宰我曰:“请问禹?”
孔子曰:“高阳之孙,鲧①之子也,曰夏后。敏给克齐②,其德不爽③,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亹亹穆穆④,为纪为纲。其功为百神之主⑤,其惠为民父母。左准绳,右规矩,履四时,据四海。任皋繇、伯益以赞其治⑥,兴六师以征不序⑦,四极之民,莫敢不服。”
孔子曰:“予,大者如天,小者如言,民悦至矣。予也非其人⑧也。”宰我曰:“予也不足以戒敬承矣。”【注释】
①鲧(gǔn):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
②敏给:敏捷。克:能。齐:通“济”,成。
③不爽:没有差错。
④亹亹(wěiwěi):勤勉不倦貌。穆穆:仪态美好,容止庄敬貌。
⑤其功为百神之主:旧注:“禹治水,天下既平,然后百神得其所。”
⑥皋繇:亦作“皋陶”、“咎繇”,舜时贤臣,掌管刑狱之事。
⑦六师:犹“六军”,这里泛指军队。不序:不臣服。
⑧非其人也:旧注:“言不足以明五帝之德也。”意为孔子说自己也不足以说明禹的功德。【译文】
宰我说:“请问禹是怎样一个人?”
孔子说:“他是高阳的孙子,鲧的儿子,名叫夏后。他机敏能成就事业,行为没有差失,仁德可亲,言语可信。发声合乎音律,行为举止合乎度数。勤勉不倦,容止庄重,成为人们的榜样。他的功德使他成为百神之主,他的恩惠使他成为百姓父母。日常行动都有准则和规矩,不违背四时,安定了四海。任命皋繇、伯益帮助他治理百姓,率领军队征伐不服从者,四方的民众没有不服从的。”
孔子说:“宰予啊,禹的功德大的方面像天一样广阔,小的方面即使是一句话,民众都非常喜欢。我也不能完全说清他的功德啊。”宰我说:“我也不足以敬肃地接受您这样的教导。”【评析】
宰我请教上古传说,孔子于是逐一讲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著名传说人物的事迹和品德。孔子一直称颂古代先王的政治,推崇治国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从此篇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美好政治的无比向往和追求。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