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文儆解第二十四
    题解:文,文王。做,即敬,戒也。取义于篇中之“敬”。此篇乃文王戒太子发保本行善,“慎守勿失”,统治者只能充当百姓的向导,将百姓引向善处。维文王告梦,惧后嗣之无保,庚辰诏太子发曰:“汝敬之哉!民物多变,民何乡非利,利维生痛,痛维生乐,乐维生礼,礼维生义,义维生仁。呜呼,敬之哉!民之适败,上察下遂信,何乡非私,私维生抗,抗维生夺,夺维生乱,乱维生亡,亡维生死。呜呼,敬之哉!汝慎守勿失,以诏有司,夙夜勿忘,若民之向引。汝何慎非遂,遂时不远,非本非标,非微非煇壤非壤,不高水,非水不流。呜呼,敬之哉!倍本者槁。汝何葆非监,不维一保监顺时,维周于民之适,败无有时,盍后戒,后戒谋,念勿择。”【译文】

    文王告诉左右之人,连做梦都担心後嗣不能守住基业。庚辰这天,教诲太子发说:“你要警戒啊!百姓的情性多变。百姓为何趋向那有利之处?趋利有害则生苦痛,知苦痛则知足而乐,活得快:乐则能守礼节,守礼节则会处事合宜,会处事则待人必好。 啊呀,警惕啊。民众会乱来,在上者细察下面才有诚实。为什么向往那私利?谋私利必生对抗,相对抗就生劫夺,相劫夺就生动乱,动乱就生逃离,逃离必生死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