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前面一章,佛训诲我们改过迁善,但是不是大家都能够做到呢?当你改过做好的时候,会不会受到人家嫉妒、破坏,因而产生了畏惧,而不敢去实行呢?因此,本章佛接着告诉我们要怎样做。
「佛言」,佛再勉励我们,「恶人闻善,故来挠乱」,恶人,就是坏人,听到我们在做好事,往往故意来扰乱、破坏我们,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同他吵架?不可以的!我们做一个佛教徒,应当要有修养功夫,「汝自禁息」,你必须克制自己,要沉静下来,不要冲动,不要发脾气,以忍耐的态度来对待他,不可以生起 怒或者责备他,这样才不会发生许多意外的、不愉快的,甚至罪恶的事情来。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对方怀着恶意,要来破坏我们,这个时候,因为我们是用忍辱的功夫,包容他、忍让他,说不定他会受你的感化。不然,他坏事做多了,自己作孽造罪,终有一天,自己反而受害。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做多了,一定会自食其果的。最主要的是当我们面对这种事情时,要「忍辱无嗔」,试看「忍」字,就是刀插入我们心里面,我们能够行忍辱,不起 恨心,就会平安无事。
以上是佛法的忍耐功夫,下面我再讲世间法,儒家的忍耐功夫。
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娄师德的君子,他有一个弟弟,有一天,奉了朝廷(政府)的命令,要到很远的地方(代州)去做官。当哥哥的,知道弟弟向来脾气暴躁一点,所以他临别赠言,教诲弟弟:
「你这一趟出远门,待人接物都要用忍耐的功夫,不要发脾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