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博闻录》:菊:蜀人多种之。苗可人茶,花、子人药。然野菊大能泻人。惟真菊②延年,花③乃黄中之色④,气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其性介烈,不与百花同盛衰,是以通仙灵也。
《务本新书》:宜白地栽,甜水浇。苗作菜食,花入药用。三四月,带根土掘出⑤。作区,下粪水调成泥,擘根分栽。每区一二科,后极滋胤。【注释】
①菊花:菊科,多年生草本。这里是指药用的小朵的黄色和白色的菊花。
②真菊:《本草纲目》引苏颂的话说:“菊种类颇多,惟紫茎、气香、叶厚至柔者;嫩时可食,花微大味甚甘者为真菊。其茎青而大,叶细气烈,似蒿艾,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野菊一名苦薏),非真也。”“野菊花服之大伤胃气。”
③花:殿本无“花”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