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齐民要术》②:椹熟时,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当食。《魏略》曰③:杨沛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收萱豆④:阅其有余,以补不足,积聚千余斛。会太祖西迎天子,所将千人皆无粮;沛谒见,乃进干椹,太祖甚善。及太祖辅政,超为邺令,赐生口⑤十人,绢百匹,既欲励之,且以报干椹也。今⑥自河以北,大家收百石,少者尚数十斛,故杜、葛乱后⑦,饥馑荐臻,惟仰以全躯命,数州之内,民死而生者,干椹之力也。
《务本新书》:桑椹:平时以枣、椹拌馅,煿⑧饼食之,甜而有益。
椹子煎:采熟椹,盆内微研;以布纽汁,瓷器盛顿。昼夜露地⑨放之,四十九日。以汤点服,明耳目,益水藏⑩,和血气。或加蜜少许,石器同煎亦可。病诸疮疾,作膏药贴,神效。
桑螵蛸,桑根白皮,皆入药用。
桑皮抄纸:春初刳斫繁枝,剥芽皮为上;余月次之。
桑木为gōng弩(版 权 所有 e >裴松之</strong>注。
④萱豆:又名“稽豆”,是一种野生豆,李时珍指为“黑小豆,小科细粒,霜后乃熟”。
⑤生口:指俘虏、奴隶,或被贩卖的人。
⑥今:原作“令”,殿本亦作“令”。据《齐民要术》改作“今”。
⑦杜、葛之乱:杜洛周、葛荣之乱,乃为后魏孝明帝时事,发生在公元525年。
⑧煿:音博,《集韵》:“同爆,火干也”。煿饼,或为烤烧饼之类。
⑨露地:北方方言,山东民间称室外为“露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