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陈泓抄本,不传。
乾隆年间,江阴人陈泓集李寄、杨名时等抄本(或复抄本),校对数次,并经融郊师订正完好,抄成一部。陈泓有《诸本异同考略》,对《徐霞客游记》的版本流传作了详细的梳理。
9.鲍廷博抄本,五册,藏北京图书馆特藏部。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绿饮,安徽歙县人。诸生,流寓桐乡乌镇,藏书极丰富,曾向四库馆进书六百余种,并曾校刊知不足斋丛书三十集。此本由鲍廷博校,吴骞、唐翰题跋。首篇《游天台山日记》有眉批、评点、行中注。
10.韵石山房抄本,四册,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不知何时何人所抄,首页有“韵石山房”印章。除了上述十种抄本外,尚有曹骏甫、奚又溥(二种)、
杨天赐、刘南开、梧塍徐氏、邑中夏氏(二种)、赵日宣等抄本,今皆不传。
二、刊本系统
1.徐镇木刻本徐霞客族孙徐镇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新手录并刻板付印,这是《徐霞客游记》第一个木刻本,以后各本均据此。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均有此本。徐镇在《例言》中说,此前《徐霞客游记》的善本是杨名时本和陈泓本,此刻本以杨、陈本作指南,又汇集各抄本,参考互订,务求恰当。
2.叶廷甲刻本
嘉庆十一年(1806),徐镇以自己刊行的《徐霞客游记》送给江阴人叶廷甲,叶廷甲见“朽蠹颇多”,于是借杨名时手抄本和陈泓校本与徐镇刊本悉心勘对,发现不少舛误,因此于嘉庆十三年(1808)重新刊行,“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叶廷甲本又有新印、旧印之分,新印本有钱牧斋《徐霞客传》而旧印本无。
3.丁文江本
1928年出版丁文江主持编辑的《徐霞客游记》,二十卷,上下两册,16开,用新式标点。有丁文江撰写、编制的《徐霞客年谱》及《旅游路线图》。丁本文字讹误较多,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据丁本刊印,但根据徐本校正了不少误字,为建国前较好的铅印本。
4.褚绍唐、吴应寿整理本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褚绍唐、吴应寿两位先生整理的《徐霞客游记》。此本以季本二和徐镇本为底本,参校徐建极本、陈泓本、杨名时本二以及其他多种抄本、印本进行整理,并由褚绍唐、刘思源编绘旅行路线图39幅,另印一册,于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海古籍本《徐霞客游记》于1982年再版,1987年出增补本。1991年由中国地图社出版了由褚绍唐主编、重新编制的《徐霞客旅行路线图集》。一般认为,此本为目前最好的版本。
5.朱惠荣校注本
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朱惠荣先生校注本。此本以季本二和徐镇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种抄本、刊印本以及近人研究成果进行校注,用简化字横排版。对一些难字、历史地名、人物名称、典章制度、自然地理现状、名胜古迹等作了注解,并编制了十三幅徐霞客旅游路线图。此本为第一个校注本,对《徐霞客游记》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另,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了由朱惠荣等译注的《徐霞客游记全译》,原文与译文对照,有注,篇首有简明扼要的“题解”,比较适合普通读者。
除以上几种刊印本之外,尚有清活字排印本、咸丰年印本、瘦影山房本、扫叶山房石印本、集成图书公司铅印本、莫厘樵子标点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世界文库本等。关于版本的详细情况可参看唐锡仁、杨文衡先生著《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一书中“游记的版本与流传”一节。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在《徐霞客游记》的流传过程中,不少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数十年的精力。从一些抄录和刊印者留下的序言可知,他们大都有一个共识,用钱谦益的话来说就是:“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嘱徐仲昭刻游记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