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曲没有终止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八章 安妮·塞克斯顿(2)(2/2)

    并假装着整理

    我们对你的魁梧妖术的记录,

    或者忽略你浮肿无光的眼睛

    或者忽略你昨天吃掉的那个王子

    不管他多么明智、明知、明指。

    谶兆在美国波士顿郊外有一家精神病院,它既不是美国最老的医院,也不是全国最好的精神病医院,而是美国最具贵族气质的诗人精神病疗养机构。同时,也是美国最具文学特色的机构之一——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它属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医院的一部分,近150年来,这座精神病院不仅成为专治诗人精神病的地方,也成为培养和造就著名诗人的圣地。

    多年来塞克斯顿一直对麦克林医院抱有一种好奇心,她也想进麦克林医院,因为洛厄尔和普拉斯都到过这里,她要加入他们的行列。她曾对好友洛伊丝·阿姆斯说:“我真想获得麦克林医院的奖金”,那种口气就像她是在谈论美国文学院的大奖。但奥尼医生不让她去麦克林医院,因为那里的费用太高了。

    1968年,塞克斯顿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她接受麦克林医院图书馆的邀请,为该院患者开办一系列的诗歌讲座和学习班。诗歌曾经让塞克斯顿绝境逢生,她也希望其他病友也能得到同样的帮助。尽管塞克斯顿并无教学经验,而且面对满屋子情绪失控的疯男疯女,她一点把握也没有。

    学习班每星期二晚在医院图书馆上课,通常,塞克斯顿会先让大家阅读讨论几首当代诗歌,然后布置作业。课程比较随意,课堂上的气氛跟病人的情绪一样,有时热烈有时平淡。馆长玛格丽特·鲍尔负责把每周的习作收上来,交给塞克斯顿。学习班一直持续到1969年6月,当年的具体课程内容已无从查考,只有一些零星的回忆让我们可以想见这个特殊课堂的情景。

    病友埃莉诺·莫里斯说:“在我印象中,塞克斯顿靠着一架钢琴,我们则围坐在椅子上。她给我们布置了习题,然后你必须得朗诵自己的诗,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最记得那双湛蓝湛蓝的眼睛。她的双眼对我来说是每个星期的希望,它们让我有信心去做些事情。”

    尽管塞克斯顿深得病友们的喜爱,但她对自己并不满意。1973年12月,她把有关麦克林医院讲座的一些材料装进一个档案袋,封口处写着:“我的第一次写作教学——1969年,非常艰难,因为我对控制人群的经验不足,以及学员变动频繁和护士干扰授课——我需要更多实践才能教得好”。但另一方面,塞克斯顿的精神状况却在急剧恶化,她再也没有回到这个讲台。

    埃莉诺·莫里斯还记得,1974年10月5日清晨,她被闹钟收音机上的一条新闻惊醒,播音员宣告了安妮·塞克斯顿的死讯。莫里斯说:“收音机只说她死了,但我知道她是自杀的,我哭了整个早上。”她珍藏着塞克斯顿在一次讲座后送给她的诗集,一本1966年版的获奖诗集《生或死》,塞克斯顿在扉页上写着:“我的决定是‘生’——赠埃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