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妆饰吧。假定是暖迟迟的,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作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么?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人物介绍】
吴伯箫(1906—1982),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
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作《白天与黑夜》。1931年大学毕业,曾在青岛大学、山东教育厅工作。这时期发表的散文结集为《羽书》。
1938年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教育厅长。抗战胜利后任联大中文系副主任,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作品:散文集《羽书》(1941)、《黑红点》(1947);《潞安风物》(报告文学集);《出发集》(散文集,1954)、《烟尘集》(散文集,1955)、《北极星》(散文集,1993)、《忘年》(散文集,1981)。
译作:《波罗的海》(诗集,德国海涅著,1957)。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