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三章 春游颐和园(5)
    第十三章 春游颐和园(5)

    我们在掷钵庵安居下来后,三餐后大家下下象棋,或到附近散散步。山中涧水,流到庵前汇成一潭,长阔丈许,深可数尺,水色湛碧,净不可唾。我们都悔未带游泳衣来,否则每日下午午睡后来潭中游泳,岂非消暑之一法。不过水极清冷,我们身体都不算强健,久浸其中,回家恐要发疟疾或风湿等症。逞一时之快,贻日后之患,哪里划得来?

    那么,长日悠悠,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喝茶。我们三人都可说有卢仝癖的,在家时每日本茶不离口。黄山茶叶有名,本庵亦备有多种售客。向那位知客僧买了几种,即用那潭水烹煮。泉冽茶香,一瓯在手,颇有两腋生风之乐。我也算品过多少种茶叶,说到水,无锡惠泉,西湖龙井也尝试过,但好像都不如黄山茶味之清甘醇厚。我高兴极了,要那知客僧出让一只白铁箱(即美孚煤油公司所出,可盛5加仑油量),独自一个便买了茶叶10斤,头等货至三等都有,预备带到上海一半送人,一半自享。

    到上海用自来水泡,味道完全变了。在山中时,三等货的叶子都好,现在头等货也不灵了。这才知道我们所买茶叶原属寻常,不过在山中时泡茶用的泉水含有某某几种矿物质能瀹发茶味,加之煮水用砂钵,烧的是山中取之不尽的松枝,芯馥的松烟,溶入水里又能逼出茶香。上海自来水含漂白粉,烧水是用铝壶和煤球,泡出茶来当然不是那回事了。可见喝茶之事不能近代化,古人清福我们也不易享受。黄山产几种草药,如何首乌、於术、更有食用品石耳。我国人迷信人参,以为有起死回生之力。对何首乌更多神话,谓真者,即生长千载已具人形者,服之有返老还童之功。西太后之不老,有人说是李莲英谋到一个好何首乌进献给她的关系。我们当然没有这样好运气,即遇着,恐也买不起。於术倒易见。山中野人常掘来卖给游客,一个核桃大的索价5个银元,一厘都不让,为什么这么贵,因半月一月也掘不到一个。我买了5个,带下山后都送人了。听说也不见得有何好处。

    石耳炖肉味极清美,也补人。此物生高峰石上,采取不易,差不多是用性命交换来的。野人锥凿绝壁,系长绳千尺,如猿猴攀援而上,再用小铲细细将那紧附壁上的石耳铲下。一整天也铲不到半斤。并且不是每天都有这样成绩。失足摔下,你想还堪设想吗?从前我国贫民阶级真可怜,为了仅足生活的微资,什么苦都肯吃、什么险都肯冒,黄山药民不过其一例而已。

    在黄山消夏的佳趣,第一是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