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的思想微博(9)
人类的仇恨一般发生在两端,一端是制造者,一端是拥有者。他制造了你的不幸,又让你拥有仇恨以便让你继续不幸;他夺走了你的爱,又让你继续不爱;他折磨了你,又让你自己折磨自己;他不仅让你眼睛流泪,更让你心中流血;他杀了人,又让你自杀。这就是仇恨的内幕:我们不肯放弃的,竟是杀死自己的那把刀。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恨呢?无论是仇恨的制造者还是拥有者,恨的根源都在于爱。爱财产我们就去抢夺,爱领土我们就去占有,爱权力我们就去争夺。可见世界上的爱大部分是恨的保姆,爱情、爱财、爱人、爱国往往是引发仇恨的理由。他的爱造成了你的恨,如果你要争抢或者报仇,那就是用你的恨制止了他的爱。
我们有无数制造仇恨的办法,却很少有消除仇恨的办法,就像核威胁,你可以拥有,却不能消除。但我们既然已经探究到爱是恨的根源,可不可以说消除恨的办法就是消除爱呢?可不可以说解放人类的办法就是让人离开爱与恨的轨迹呢?可不可以说既不爱又不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呢?可不可以说不爱比爱更伟大呢?
不,即使是最恶的人也不会认为世界可以没有爱。但我们至少应该检点我们的爱,不制造恨就得克制自己的爱。或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去爱。然而我们生来一无所有,我们必须经过争取乃至抢夺才能拥有自己的爱。难道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爱与恨的桎梏,而要成为为爱而生、为恨而死的一群吗?
恨的根源是爱,爱的根源是自私,自私的根源是生命本能,生命本能的根源是遗传基因,遗传基因的根源又是什么——造物主、上帝、神明?很多时候我们离开了他们就无法思考。神明创造了人并教导人们彼此相爱,却又在创造他们时赋予了恨的必然。这真是最大的荒诞:由于爱我们有了恨,且面临无休无止的灾难。
并不是所有的爱都需要我们去否定。爱的第一层是只爱自己,第二层是爱自己也爱别人,第三层是不爱自己只爱别人。只爱自己,就会对世界充满恨;爱自己也爱别人,就会在矛盾纠结、善恶难分中度过一生;不爱自己只爱别人,这是上帝之爱。但上帝出现时并没有人类,人类存在时并没有上帝。是这样吗?是吗?
我们把爱分为自私之爱与无私之爱,前者属于绝大多数,后者属于上帝宠爱的极少数。这是不是说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仇恨的办法,那就是接近上帝?可如果我不是宗教徒,要寻找一个泛人类的神明,它又在哪里?可如果我是宗教徒,又如何解释宗教与宗教、神与神的战争?无神和有神到底孰优孰劣,谁来作最后的裁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