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既没有吃错药,也没有被门夹,她的心思在接下来与尤氏的对话中展露无遗。实际上,通过前面对惜春性格的分析,我们已经能够推测出她对贾府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贾府衰亡的恐惧。惜春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与贾府断绝所有的关系。入画的“违纪”给她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她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从惜春对尤氏说的话中,我们感觉到宁国府的坏名声已经波及到了惜春。她毅然决然地告诉尤氏:
“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自此以后,你们有事也别累我。”
尤氏觉得匪夷所思,心想你这么个小毛孩子,哪来的这么大气性?尤氏说惜春是“冷口冷心”,惜春则针锋相对地“教育”嫂子:“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心内原有病”的尤氏“心中羞恼激烈”,却拿惜春无可奈何,只得带着入画,“赌气起身去了”。
尤氏与惜春“谈判”破裂,标志着惜春与宁国府的正式决绝。可以断定的是,这仅仅是惜春计划的第一步。贾母亡故后,惜春将会只身离开荣国府,与贾府彻底决裂,开始自己的漫漫天涯路。
与贾府决裂后的惜春去了哪里呢?我们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惜春最终的结局是出家为尼。
①第五回判词中有“独卧青灯古佛旁”,曲目中有“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②第七回惜春对周瑞媳妇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
③第二十二回惜春的灯谜写道:“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脂砚斋评道:“此惜春为尼之谶也。”
在高鹗的续写中,惜春确实出家了,但具体情节明显有很大的问题。高鹗写惜春出了家,但却没有离开贾府,而是在妙玉的拢翠庵中修行。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三大矛盾,第一,与惜春致力于与贾府决绝的方向大相径庭。如果惜春仅仅满足于拢翠庵修行,何必“杜绝宁国府”呢?第二,与画页上的“古庙”和判词中的“青灯古佛”不吻合。拢翠庵是元春省亲时新建的,哪来的古庙和古佛?最关键的是第三点,惜春在拢翠庵修行,也算是比较圆满的结果了,如何又能体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薄命主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