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是本政治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4)(2/2)

    估计有人会有疑问,“贾派”怎么没有贾宝玉、林黛玉呢?难道他们不是铁杆的“木石派”吗?他们的确是铁杆,但我们在这里分析的是相互斗争的两派。自始至终,贾宝玉、林黛玉都没有心思和能力加入这场斗争,他们只是工具,被动地接受斗争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从斗争的角度来说,他们只是“标的物”,而不是“竞标方”。

    1)贾母。需要强调的是,贾母之所以是“贾派”,并不是因为她中意林黛玉,对薛宝钗另眼相看,而是她的政治敏锐性告诉她,这么多人支持的事不见得是好事。元春莫名其妙地整一个“指婚”,王夫人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这让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家庭斗争的贾母骤然警觉起来:她们想干什么?因此,在对待宝玉的婚事上,贾母遵循着“两个凡是”的基本原则:凡是她们支持的,我就反对;凡是她们反对的,我就支持。

    贾母不愧是贾母,政治敏锐让她产生了警觉,而政治智慧让她很快拨开迷雾明白真相。王夫人、薛姨妈、元春她们是盯上了荣国府未来的控制权,这还得了?这场“政权保卫战”,非打不可。

    2)王熙凤。这是最耐人寻味的成员。按理说,她是王夫人的亲侄女,应该代表“王派”的利益才对,她为什么会成为“贾派”的得力干将呢?要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必须搞清楚,王熙凤的“最高纲领”和为此纲领服务的“三大原则”。

    王熙凤的“最高纲领”:长期维持自己对荣国府的统治。为了实现这个纲领,王熙凤又有“三大原则”:

    第一,“两个凡是”原则。凡是贾母支持的,我就支持;凡是贾母反对的,我就反对。王熙凤得以上台掌权,或许是依靠王夫人的势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熙凤逐渐感觉到,在荣国府里真正“一句话顶一万句”的,是那个终日只知享福玩乐的贾母。王熙凤明白,紧跟贾母的步伐,是维持自己权力的唯一选择,这也是“王熙凤时代”的政治路线。

    第二,“劣币”原则。王熙凤巴不得荣国府里的人个个都是只知玩乐、不懂管家的“劣币”,以此来表现自己的“鹤立鸡群”、“当仁不让”,这也是维持她长期统治的必然需要。特别是即将成为未来“接班人”的人选,这个人会从谁的手上接班呢?——王熙凤!既然如此,王熙凤智商再低,也绝不可能违背贾母的意愿,去选择薛宝钗,那不是自己赶自己下台吗?正因为林黛玉没有治家的能力,因此只有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王熙凤才能将自己的权力长时间地维持下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