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说谢谢的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高二政治课本
    高二政治课本

    我弟弟今年上高二,成绩很一般,尤其是政治、语文。我妈就让我趁回家这几天多辅导辅导,于是随手翻了翻高二的政治课本,内容和我当初上学的时候别无二致,连举的例子都一百年不变:那个1990年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的北京中学生还在那里大声疾呼:“我怎么没看到中国国旗?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上海水电维修工徐虎依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群众誉为“十九点钟的太阳”;1983年参加工作的大型商场音响部主任高质量的服务事迹在25年之后还在老百姓中口耳相传;我们又怎能忘记,福州市道路修建指挥部的林炳熙同志,他的短裤上还有八块补丁啊!路甬祥院长放弃国外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参加建设,“其理想观价值观代表了许许多多出国学习的青年的思想境界……”一时间,我心潮澎湃,仿佛梦回唐宋元明清,再看看每章后面的理解测试,同学们,那些当时理解不了的习题,你们如今理解了吗?

    【想想】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这句古语的正确性在哪里?

    2.一位国企的负责人说,企业固然需要利润,但这不是社会需要这个企业的理由。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什么?

    【议议】

    1.一位药厂的总裁说:“我们总是记住,药是为患者生产的。药是为人生产的,不是为利润,但利润总会如期而来,我们对这一点记得越牢,利润就越大。”就这个观点相互交流各自的见解。

    2.在2003年的“”期间,许多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平常是出现不了的,这是为什么?相互交换自己思想的变化,具体说明变化的原因。

    【分析】

    1.有人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使用科学的人了。”试分析这个观点。

    2.在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方面,我们“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试用价值观的理论分析这样做的必要性。

    【评论】

    1.“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说明】

    1.邓小平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最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判断“最好”提出了什么样的标准?

    2.我们主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实现世界各国的“共赢”。根据你所了解的材料,用价值观的理论对此作些说明。

    【试试】

    1.下面是一首诗:

    不诚实的人没有根,

    不守信的人没有心。

    没有根的人,

    就像天上的浮云,

    飘来飘去,忽左忽右,

    怎能让人信任。

    不诚实的人没有根,

    不守信的人没有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