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说谢谢的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让我们并肩战斗
    让我们并肩战斗

    以前写点东西的时候,读者们对我写的东西有意见,表达的方式基本上都很直白,虽然这些方式都有些老土,了无新意,但是起码都比较干脆,带有网络原住民那股生猛操蛋的劲头。然而后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他们转而用这样的语气跟我对话了,“王老板,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不对的”,接下来他们掰着手指喋喋不休,“第一、第二、第三……”,或者干脆就指着我的鼻子哈哈大笑,“王老板,你的逻辑也不过如此啊!”

    每当此时,我就分外怀念那些满眼血丝,攥着键盘,手指如飞,恶狠狠地把s、b、c、a、o等字母翻来覆去一阵猛敲的伙计了。无论如何,他们是带着感情来看我文章的,而不是逻辑。我怀念他们,就像我怀念古惑仔一样。但如今,当初的泼皮混混都变成了斯文的学者这是多么让人气馁和吐血的事情。

    在理性主义回溯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躺在逻辑的温床上高枕无忧。在措辞上反复修改,在话语间不断推敲,本能的情感取向早已成为过去。“b哥,我跟你”,这样的告白理所当然地被笔挺的知识分子所唾弃,现在流行的腔调是“b哥,给我一个跟你的理由”。

    有太多人表达的时候不再是出于情感,而是希望站在全世界的屋顶上发出嘹亮的呐喊:我高!我高!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没法再高了!只要有足够的口水,他们能在谈笑间勾勒起现代社会的全貌,他们能比任何人都高瞻远瞩,更头头是道。在逻辑上,他们能跟随便什么人pk到永远。在道理上,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可我为什么感到如此厌倦呢?

    对于最近的那个话题,我实在没什么兴致。海外华人都哭了,国内同胞都high了。有的继续跟上头死磕,不管三七二十一无论如何,这样最正确;有的急忙为爱国青年辩护,在自由主义的口诛笔伐下谋求尊严不管怎样,这样最安全;还有的夹着一本政治学百科词典呼啸而来,话题拓展到了更加汪洋的范畴中去。只是我,一个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站在这个热闹的三岔路口,被彻底晃晕了脑袋。

    没多少人愿意在真相上原地踏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解决方案。对于我们的民族问题,知识分子早已了然于胸是时候白鹤亮翅了。左愤们(愤青分为左愤和右愤),准备接招吧!而我所能记住的只是舌头乐队的歌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