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道场,你是我的佛——《玉簪记》(1)
一.春来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此地是女贞观,云淡水痕收。
在出落凡尘的清静地,两人第一次相遇。犹如六道轮回的不舍回眸,钟鸣磬响,她眉间悠然。
潘必正来此时,是个乱红飘雨的暮春时节。熟读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诗句,自然明白此时他的心境。潘必正赶考却落了第,惭于归家,借宿于姑母所在的女贞观中,暂度时日。
人在逆境中,往往有两种心态。或怨天尤人,或顾影自怜。潘必正属于第二种,落第后的心变得愈发敏感。他不仅自怜,更开始怜惜周身一切美好的事物,换一种脆弱多情的眼光望去,原来可爱之物俯拾皆是。
两人由此相见。潘必正见到陈妙常的第一眼,便觉有他乡遇故知般说不出的惊艳。
他摇着折扇,把玩着一点小心思,墨香丝丝缕缕从他手中那折扇上氤氲出,还带着点犯了霉味儿的清高味道。
品茗之间,各报家门,潘必正端详着,想来面前这道姑打扮的女子也非等闲,只是不知缘何在此做了不扰世事的清净人。红尘中人都有自己的伤心事,她不提,他也不问。所谓“过客”即是如此,匆匆在她的故事中路过便罢。
潘必正望向她,如九天仙子入凡尘。他忍不住不动声色地拿捏,想收了这心思。可又忍不住摆出些洋洋自得的自矜,想吸引她注意自己,想看那对面的仙姑如何揣测一身风尘、书生意气的他。
在意一个人时,便会这般顾及她对自己的想法。她会将他当成怎样的人,是云游子,是人,还是蹉跎红尘中的失意客?
不过一个照面,他便大致揣摩出她身后必有故事。这女子误落凡尘,一颦一笑间都是谜,他猜不透。他只隐约地知晓这一把拂尘,要么用来皈依功德,要么用来掩人耳目。
观她言行举止,分明是大家出身,不该是清贫出家度日的。那么又是何缘故来这寂寞之地,常伴青灯?
入夜,更添寒凉。远方有更声传来,一声,两声,今夜断然是睡不得了。潘必正望着白壁上昏黄孤灯下自己的侧影,想着一个人。她该是同样天涯沦落,不得已至此的吧。
兵荒马乱,亲朋离散。果真如此,这样娇柔的小女子,如何能担得起那样沉重的一段往事?
他揣着这念想,披衣而起再不欲眠。整个人有些神经质地激动起来,心神的激荡被那沁冷的月光一浇,霎时醉了。整个人如同陈年酿的酒,春意间半梦半醒。
四壁蛩音,芳尘落红。他推开门,仰头望见一轮明月。
远处是寒蛩,是云雾,还有半遮半掩的琴音。那琴音回环,若即若离,待他逐着一地残红去寻时,又倏然不见。四下里一切皆静,只一个迷惘而执著的他,在混沌间怅惘迷离。他回首,于粉墙花影中恰见《潇湘水云》抚毕,慵整纤手的她。
妙常见了他,一惊,原是月明风静,水殿生凉引得人徘徊弄弦,不想在此地又见了孤枕无眠、闲吟步月的他。她淡笑,起身请潘必正抚一曲,以为知音之酬。
潘必正略一推辞,继而坐定,起手,有意无意地撩拨着她的心。侧耳听来,恰是一曲《雉朝飞》:
雉朝雊兮清霜,惨孤飞兮无双。
念寡阴兮少阳,怨鳏居兮彷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