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这样的候补官儿,自己的投入要找补,借了钱的要还债,一旦做官上任之后,在如此短的任期之内,有如许大的捞钱任务要完成,能有何种表现,不问可知。吏治想要不坏,根本不可能。所以,晚清在新政之前,吏治,已经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虽然有了一点洋务,但根本上还是一个传统社会,工农学商,都没有做官收益好,工商业不发达,农业之外的机会不多,即使有,比之做官,也是小巫见大巫。商人如果不攀附上洋人,就得攀附官员,一来二去,经商的收益还是抵不上做官的好处。总之,还是一个官天下的结构。这样的结构,突然之间因为太平天国战乱,有了机会,当然大家都会往官家门里挤,纵然候补,也算是挤到了门边上。
朝廷新政之后,这种状况好了一些。办新政,机会多了,不仅做官的机会多了(编制虽然没有增加,但临时的差事多了),经商办学的机会也多了,读书人可以经商,可以教书,再不济,还可以做新军。县以下有了自治机构,各种商会、学会,农会,都要有办事的人。更要紧的是,有了媒体,有了民意机构,成天围着官府找茬,大官小官,想要像以前那样作弊,风险极大。官门被挤破的悲剧,也就少了很多。只是,新政的时间毕竟太短,革命之后,官天下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直到今天,做官依然是中国获利最丰,也最为稳定的职业。跟古代不一样,官员的编制一直在膨胀,公务员考试考场,人山人海。无论怎样精简队伍,队伍总是在扩编。门外挤的太厉害,不扩怎么行?
什么时候,官家的门,不那么挤了,中国也许就离现代国家不远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