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也要叫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李鸿章的毛病和淮军的习惯(2/2)
    李鸿章是文人,出身翰林,一辈子读书,没有经历过行伍。但是,阴差阳错,天平天国起来,给了他一个机会,成了淮军统帅。在平了太平军之后,他的老师曾国藩遣散了湘军,回头做他的文臣。但是淮军却保留下来,成为后来清朝军队的主力。从这个意义上,他李鸿章就只能继续做军头了。

    统驭武人,有统驭武人的办法。中国的武人,有特别之处。绿营时代世袭为兵,自成一个小社会,不农,不工,不商,也不读书。粗俗粗豪,跟正常的社会大有隔膜。淮军练成之后,也沿袭了这个积习,自成体系,所有绿营的毛病,渐渐都染上了。统帅这样的军队,别的没有,一定得入乡随俗,从上到下,骂骂咧咧。不动粗,不说话。一旦老粗们对你客客气气了,离打你黑枪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李鸿章带淮军,是从战火中打出来的,他当然知道该怎样带这帮粗豪的武夫,知道什么样的方式这些人最容易接受。所以,一个在文人中看起彬彬有礼的翰林公,到了武人圈里,就成了天天骂脏话的粗人,为其如此,才能镇得住这些人。这样的习惯,从淮军传到了新建陆军,再传到北洋军,谁都知道,无论小站新军,还是后来的北洋六镇,都是淮军的老底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洋军尽管属于朝廷练的新军,完全比照普鲁士陆军练出来的新式军队,但骨子里依旧不新。上下级军官之间,关系还像是帮派,西方意义上的军官团精神,根本无从插足。虽然说,北洋军跟淮军不一样,不仅服装,装备,操法,连编制都跟西方一样了。而且不像淮军,西式操法,练兵不练官。北洋的军官,也是从军事学校毕业的。但是,北洋军跟淮军一样,军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传统的。军官们更易于接受基于个人关系的领导,一旦老上司离开,大家都浑身不舒服——因为自己人走了。所以,说淮军是李鸿章个人的,北洋军是袁世凯私家兵,也许有点过头。他们毕竟在为朝廷打仗,李鸿章和袁世凯离开了,他们也没有为此而造反。但的确这些军队,确实有李鸿章和袁世凯的个人色彩,只有他们,才能玩得更转。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