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乡里社会的道德,一般只能维持在熟人社会的圈子里。就跟乡里社会的公益事业一样,只要有乡绅或者精英带头,大家都能做,修桥补路有人出钱,救济穷困人人有份,遇到灾害,甚至瘟疫,也能出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渡过难关。连年节唱戏闹社火,份子。人人都会出,谁不出,招不起那个骂。断然不会这边大家修了水塘,那边有人破坏;这边补了墙,那边有人挖墙角。只要在熟人社会的圈子里,无论是做好事的公德,还是维护人的“公德”,大家都能遵守。在乡里社会,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规矩,已经扩大到整个社区。熟人社会,做好事的好处,显而易见,反过来做,也显而易见。至于揭发别人,熟人社会里都沾亲带故,碰了谁,都得罪一堆人,没人能付得起这个成本。所以,公德的遵守,背后有硬性的约束。但是,一旦出了熟人圈子,硬性约束不复存在,“公德”就很难保证了。
逸出乡里社会的游民,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市民,或者候补市民。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市民的道德,往往不敢恭维。提起坑蒙拐骗之事,似乎都是若辈所为。一个流行的说法是,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即赶车拉车的、船夫、店小二、脚夫、经纪人和中间人,都是坏人。其实这个队伍里,还有衙役,过去一个县城,编制内的衙役固然不多,但跟着起哄的帮役和白役,往往数以百计。脱离了本乡本土,离开了熟人,难免会放肆一下。一放肆,给人的印象就不好了。曾国藩练湘军,城里人一个不要,专找乡间最老实的农民。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袁世凯小站时代,他编练新建陆军,也是非老实巴交的农民不收。其实,脱离了乡土,外出做官的人,也是脱离熟人社会之辈。在外混官场,除了同门,同乡,同衙门这样的关系圈之外,大抵上也处在陌生人的世界。道德的外在硬约束,也不是很强。所以,正因为如此,皇帝鼓励告讦的权术,在他们中间才能如此奏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