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重口供的结案习惯,弊病也是明显的。真正的元凶,滑贼能熬过刑,逃避惩罚,而被弄错冤枉的人,则往往熬不过刑,三木之下,轻易招供。两下里都容易出错案。但是,这样一种审讯方式,经过戏剧的渲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过清末新政和民国的司法改革,堂上刑讯打板子问口供的做派已经被革掉了,但老百姓还是喜欢这一套。在民国时期,好像地方官和地方军阀,也喜欢玩这一套。甚至穿上莽龙袍,足蹬皂靴,装扮成包公审案子。
当然,时至今日,刑侦技术已经进化到了不可思议的境地,疑犯的口供,按道理已经不能作为结案的证据。但是,重视口供的积习,却依旧存在。好多演警匪的电视剧,破案的标志就是疑犯“撂了”,即招供了。而很多现实中的重案,人命案,最后定案,居然依据的主要就是疑犯的口供。而这口供,多半是三木之下的产物。即使不上刑,连续几天不让人睡觉,要什么也会有什么。不用说,只要主管刑讯的人,在潜意识里对口供如此看重,好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冤案与错案就免不了。
我们的传统很重,也很沉,有时候落在一个人身上,往往沉得要命。“大话西游”式的刑讯,笑话只当笑话好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