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兄:
年来萍踪靡定,出巴蜀,留汉中,入故都,游历城,都为觅一馆地计耳。奈天不假缘,事与愿乖,谋事无成,遂亦懒于执笔。且数年以来,落魄困顿,友朋中即有去信,亦少见赐复。前曾修书与交通部于某,迄今两旬,终无回报,某亦不期其回报矣。此次由京来沪,途中遇前早稻田同学老石,据说渠在陕西省府供职,不意以老石之才学抱负,亦终流为军人走狗!弟意欲救中国必先打倒军阀,而欲打倒军阀,必由吾辈有新教育新思想之人,下定决心,不吃武人之饭而后可耳。回顾今日,所谓文治政府者究何在?所谓军政分权者又何在?武夫跋扈,予取予求,文人逢迎,必恭必敬。且苛捐杂税,有加无已,民权民财,剥削殆尽。实业不振,青年嚣张,学者尚空谈而不务实践。外忧内患,迫于眉睫,而做京官者,犹复醉生梦死,角逐于笙歌酒色之场,呜呼已矣,言复奚益,徒增惆怅耳。此种混恶政治,如何叫人热心?顽闲之余,无以解忧,聊作数行,一肚牢骚,随笔而至,兄作无聊人废话视之可耳。
某某顿首
再启者:顷接交通部老于来信,谓已替我谋得××部参事一席,月薪四百。天啊!我要到南京去了!
再再启:弟拟明晚夜车晋京,翌晨八时抵宁,兄可派一部汽车到站相迎否?某又及。
一点浩然气
我最喜欢苏东坡咏黄州快哉亭“一点浩然气,快哉千里风”之句,不知何故。我想这两句话,很能曲尽中山先生的气魄,及其一生之所为。我们论人不能以成败为断。七擒孟获,是诸葛孔明的成功;六出祁山,是他的失败,虽然失败,其气魄仍然照耀千古,流传人间,为后人所瞻仰。若说政治上的生活,孔子是失败者,做大司寇,就因为齐侯馈女乐,鲁君三日不朝,知道事不足为,一气离开鲁国十四年。这与孔子之伟大无关,在陈绝粮,弦歌不衰,这才见出孔子的气魄。颜习斋说“温温无所试”,是孔子最可爱的时期。
孙中山是成功者。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可以传不朽。我们这一代人及后代人,无一人不身受其赐。辛亥革命,我只十六岁,够不上与先贤追随先生左右,但是老袁称帝,张勋复辟,段氏执政,军阀复起,陈炯明叛变等等混乱局面,都是年轻的我所亲历的事。北伐之愿未成,而中山先生弃我长逝。在表面上,似乎与诸葛亮略同。但是他的学问思想,规模仍在,足为后人楷式。在这一点上,中山先生可以称为中国一百年来第一人。一点浩然气,快哉千里风,吹到我们的面前。所谓去其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其居,若此之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这是不可能的事。有的是为身在庐山中,才不见庐山的真面目。
我认为中山先生的气魄,就在这一点浩然之气。他是善养其浩然之气,所以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又能在局面周章之时,发出一种灵气,好像一阵天风,千里吹来,至大至刚,直养而无害,塞于天地之间。中山先生一生,就好像利用这一点气,所以有这样的建树。孟子言志噎则动气,气噎则动志,“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由这志与气之交相作用,所以能有那大无畏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因为中山先生有这养气功夫。就这一点,已足称为一百年来中国第一人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