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1)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总理答中外记者问(1)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应大会发言人李肇星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会开始时,说: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刚刚结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外形势也非常复杂,做好各项工作,完成预期目标,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深知这两年的工作不比任何一年轻松。“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人民日报记者:“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我们注意到,这个数字和“十一五”规划相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请问总理,我们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这样一个选择是出于什么考虑?如果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会不会影响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

    :主动调低“十二五”经济发展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大家注意到,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基数大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谈到就业,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重视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重视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型服务业,这些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我们一定想办法,在比过去低的速度下还能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完全有决心办好这件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