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2)

    这首诗是在教我们该如何辨别君子和小人:要试验一块玉是否是真玉,得烧整整三天;同样,看一个人是否有才能,他的品格是否高尚,要用七年的时间。周公在辅佐成王的时候曾经遭受过怀疑,而王莽在没有篡位的时候也表现得十分谦逊忠诚。如果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他们真实的一面和虚伪的本质又会有谁知道呢?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对一个人才能的检验,也适用于对人的品行和交往的真诚度的检验。真正的感情会日久弥新,纵使海枯石烂依然不会褪色。

    真正的友谊是地久天长的,可与日月争辉。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每每阅读都会令我们莫名感动。俞伯牙善琴,只有钟子期可以听懂他的琴中之思。因此在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发誓不再弹琴,因为这世间再也没有能够听懂他琴音的人了。“知音”一词也由此衍化而来。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应如此,像是清澈见底的细流,又如久经锻造的真金,坚定不移的磐石,不以万事万物的变化而改变。

    《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段话的意思是:在翟公刚开始做廷尉的时候,宾客往来不断;等到他被罢官,宾客就稀少了。后来翟公又恢复廷尉之职,原先因为他被罢官而不再来往的宾客又想要前来,翟公十分鄙视这群势利小人,所以派人在门上写上:交情的深浅要经历生死的考验才知道,只有经历贫穷和富贵才知道哪些人才是真正的患难之交;只有在身处困境、地位贫贱的时刻,才能见出真情。翟公自身的遭遇告诫我们不要单单听信溢美和浮夸之词,不要为小人的惺惺作态所蒙蔽。在判断一个人,结交一个朋友时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尤其是在你身处逆境的时候,真正在你身边的才是值得你结交的知己。

    《论语?子罕》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与温总理想表达的意思很相近。只有经历凛冽的寒冬,才能见出松柏不畏严寒的刚毅品格。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近几十年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因为地形比较特殊,震后的救援工作开展得十分艰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温总理更是亲临救灾现场,指挥工作,稳定灾民。这都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百姓的关心,以实际的行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和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也将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得以体现。

    《人民日报》  2009年11月10日 03版

    《“古交如真金 百炼色不回”——记总理在沙姆沙伊赫的记者会》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