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交流并回答网友的提问。访谈一开始,总理就解释了选择2月27日上线与网友交流的原因:“去年是2月28日,我本来也想还在2月28日,但我考虑到明天是正月十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所以我就改到27日。在这里,我向大家拜年。”然后,温总理颇为感慨地说:“我在中南海二十五年,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人。这几天我就更显得心情沉重。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我愿随意地同大家谈心。”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文是: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孟子说:“大禹不喜欢饮用美酒,但是却喜欢听有用的谏言。商汤坚持中正之道,但是在任用贤能的人才的时候却能够不拘一格。周文王对待老百姓极力慰问和满足。这些圣人几乎已经接触到了‘道’的真谛,但是却又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不懈地追求。周武王从来不轻慢朝廷中的大臣,也不遗忘外放的臣子们。周公旦始终向夏周商的贤王学习,想要达到他们的功业,以施行以上四种美德;碰到一些不符合当时情况的,就仰着头来思考,白天没有想明白的,晚上就接着想;侥幸想通了的时候,就坐着等到天亮好去立刻实施这个想法。”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表达了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说,要时刻把国家政务放在心间,日夜思考,时刻挂怀,并且懂得在构思成熟后付诸实践,让惠民政策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更深层的意思是,做大事的人必须能够善于计划,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历重重磨难,勇于克服困难,这样才能真正成就伟业,获得成功。

    业刻木如巨齿,古无文字,用以记日行之事数也。一事毕,则去一刻;事俱毕,则尽去之,谓之修业。……古人未有一生无所业者,未有一日不修业者,故古人身修事理,而无怠惰荒宁之时,常有忧勤惕励之志。一日无事,则一日不安,惧业之不修而旷日之不可也。

    这段话出自明代吕坤的《呻吟语》,大意是:修习学业就像古代的结绳记事一样。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就把每天要干的事情刻在树上。每干完一件事情,就去掉一个;事情全都干完了,记录就全部被划去了,这被称之为“修业”……古代的圣贤之人没有一天不修业的,因此古代圣贤之人修身养德,从来没有怠倦的时候,而且还常常担忧自己的勤奋程度不够,每天激励自己要更加努力。但凡有一天不做事、不修业,就会感到不安,害怕自己的德行大业会因为懈怠而得不到进展。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一本探讨人生哲理的著作,是他积三十年心血所写成的。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反映出作者针砭时事、阐述真理的心愿。《呻吟语》中多次提到要“忧勤惕励”,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就事业、达成目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