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09年5月3日,总理来到清华大学看望广大师生,并与该校毕业生代表座谈。在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时,温总理说道:“如果你熟悉历史的话,我们许多值得敬仰的历史人物,他们为了祖国的统一、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鸦片战争以后,大家知道最有名的就是林则徐,我曾经引用过他的诗,作为我担任总理的座右铭,那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温总理引用的这句诗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全诗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怎么能因为个人可能因此招致祸患而瞻前顾后。

    这首诗作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是林则徐遭贬谪,离别家人时的口占之作,当时他正由西安出发前往流放地新疆伊犁。但是如果我们对林则徐的生平,尤其是他被流放前后的基本史实不了解,就无法深刻而真切地领会这句诗的真正含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