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洗个澡 第二章(2)
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假如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他人的评论所左右,怎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太在乎别人的“评论”,会使你做事畏首畏尾,养成优柔寡断的性格。假如一个企业家太在乎工人的“眼光”,他就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在发奖金时,他会首先考虑到副经理会怎么想,科长会怎么议论自己,然后那些老工人会不会认为我不照顾他们,还有门卫会不会认为自己不体贴他。这样,不调整十几遍,奖金是发不下去的。如果是个歌手,上台之前就东想西想,一身衣服会换上十来次,最后还是带着疑惑上场,上场后发现掌声没料想的热烈,心里又嘀咕上了……这样的歌手肯定唱不好的。而如果是个外交官,那可能就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把自己国家都给卖了。太在乎别人的“眼光”肯定会以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作为代价,没有自我、没有个性的人肯定成不了大事,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价值。
与人交往的最佳境界是不卑不亢,这样才能不失自我。一个小职员见到总经理时很可能拘谨得语无伦次,而当他跳出总经理的圈子,就可能是大方自如。当你太在乎别人的时候,你也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自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我行我素、对别人反应迟钝的人却往往很让人佩服。只要我行我素而不侵犯别人,他们总是很受人欢迎的。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专家的时代。由于我们已十分习惯于依赖这些专家权威性的看法,因此便逐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以致不能对许多事情提出意见或坚持信念。这些专家之所以会这么轻易取代我们的地位,是因为我们让他们这么做。
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在他们自己本身、家庭或事业的世界里,他们做某些事,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专家”这么说,或因为那是一种流行,跟着做也可以凑个热闹。心灵启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