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心灵鸡汤 第十章(2)(2/2)
    故事中的猫虽然咬死了主人家的鸡,但主人并没有赶走它,这主要源于主人对猫的需求作了正确的评估:鸡死了顶多没鸡和鸡蛋吃,而老鼠不被消灭则会挨冻受饿。相对来说,留下猫的利大于弊,故而没有将猫赶走。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对待问题的时候不要总是站在一种角度去看待它,有时候换个角度,你会发现事情远比想像的要好得多。

    有个小孩子不肯吃饭,长得很瘦弱。孩子的父母总是嘀咕:“为妈妈吃一点呀!为爸爸吃下这个,赶快长成大人。”这孩子出于逆反心理,反而吃得更少了。最后,这个父亲终于明白了,他对自己说:“这孩子要什么?我怎么把他所要的和我所要的结合起来?”他的孩子有一辆小童车,他很爱在门前骑车。离他家不远处,住着一个野孩子,经常把那小孩子从车上拉下来,自己骑着他的车玩。自然,这孩子跑到母亲那里诉苦了,她也必然要跑到外面去,把那野孩子从车上拉下来,再把自己的孩子抱上去。这种事几乎每天都要发生。

    这个小孩这时所要的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就不必去百科全书中找了。他渴望马上长大,有力气,谁也不敢来欺侮他,那个野孩子如果再把他拉下车来,他能把野孩子的鼻子揍出血来。这时,他父亲告诉他:如果他能吃妈要他吃的东西,有一天,他能长得很有力气。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不吃了。什么甜、酸、苦、辣的东西他都吃,因为他想长得有力气,好来对付那个欺他太甚的野孩子。

    人的一生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许,同样是面临着惨淡的人生,而人做出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经历不住挫折的打击,总是埋怨老天的不公,总是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于是畏缩不前。但他们不像前者,他们善于捕捉生活的亮点。换个角度看问题,使我们不再片面,也使我们的生活增加更多的亮点;换个角度看问题,使我们拥有顽强的精神,使我们拥有灿烂的人生。助人就是帮自己

    善于帮助别人的人,是幸福的人,一只蜡烛不因点燃另一只蜡烛而降低自己的亮度,甚至在点燃的瞬间,自己更加辉煌!

    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匹马。有一天这个人要出远门,便把驴和马一起都牵上了。

    在旅行途中,驴身上背着所有的货物很是疲乏,便对马说:“兄弟,你要是顾念咱们在一起吃草的感情,就替我分担一点我背上的货物吧,我快要累死了。”马听了以后并不理睬,一点也没有要帮忙的意思,驴筋疲力尽终于累死了。

    主人便把原来驮在驴背上的货物,连同从驴身上剥下来的皮全部放在了马背上。这时马终于体会到了当时驴的心情,叹气道:“真是活该,当初要是分担驴身上的一点货物,现在也不用背全部的货物外加一张驴皮了。”看来可怜的马的命运和驴已经很接近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