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无法满意现状,就善待梦想(3)
在马克西?法勒的就职仪式上,数千名同事到场向他表示敬意,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具有如此乐观精神和坚韧毅力的人。
法勒的成功,是永恒信念的结果。
而且,他这种执著的追求决不是为挽回面子什么的,他就是要成为一名为黑人伸张正义的律师。所以,61岁通过资格考试之后,他马上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
他对自己的顾客说:“我能为你们的案子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他们相信,没人怀疑他的话,因为他早证明给大家看了。
法勒的成功是双赢式的成功——48次考试的失败,等于一直在向人们宣扬的他的坚强信念,他若给自己做广告,只要一句话“我是马克西?法勒”就足够了。
所谓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这个道理。
同马克西?法勒相比,中国古代有个同样的“撞南墙”的人,他竟然给自己立起了一道“铁墙”,并发誓一定要“撞穿”它。
五代时人桑维翰,他很有才华,一心想考中进士。
他第一次应考时,遇到了一个很迂腐的主考官。这个主考官在评考卷时,看到桑维翰的名字,觉得“桑”字与“丧”字同音,很不吉利,就说:“这个生员怎么姓桑呢?他的文章也不用看了,就是写得再好,也不能录取他。”
发榜以后,桑维翰见自己没有考中,就去打听原因。当他得知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姓与“丧”字同音就使自己落榜时,非常愤怒,决定要写一篇文章来破除这种迷信。
桑维翰的文章叫《日出扶桑赋》,扶桑是我国古代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桑维翰在文章中说,太阳升起的地方都叫扶桑,说明这个“桑”字并没有什么不吉利,自己为什么会因为姓“桑”而落榜呢?说自己姓“桑”不吉利,这不是毫无道理的事情吗?
当时,有人就劝他,说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达到做官的目的,不一定非要去考进士。桑维翰却铁了心,说:“我的志向已经定下来了,非考进士不可!”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桑维翰特意请铁匠铸了一块铁砚,他拿着铁砚对大家说:“除非这块铁砚磨穿了,否则,我决不放弃!”
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败,最终还是考中了进士。
每一天你都要这样问自己几次:“你竭尽全力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