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做人要低调一些,谦虚为怀,多方调节好心态,多信任别人,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一切。沟通是合作的基础,人们必须懂得运用沟通的方法,保证和同事最大限度的合作。
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虽然此人精明能干,口若悬河,但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低调、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天天门庭若市,日日高朋满座。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得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所以要学会对自己的成就轻描淡写,学会低调与谦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受到欢迎。相反,如果盲目自大,拒绝沟通,也就意味着拒绝与别人的合作。在企业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善于与人沟通的人,能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过于严厉,下属也会谅解并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即使三令五申,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其结果必然怠慢工作。
不要瞧不起别人,也不要把羞辱感给别人,布兰曾说:“羞辱感并不仅仅是觉得自己被嘲弄、自尊心和自豪感受到了伤害,它比这些感觉更强烈、更严重。羞辱是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被人贬低、瞧不起,在别人眼里自己根本不存在,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这样的伤害是谁都承受不起的!
平和待人留余地
“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这样才能做到低调做人,才能更好地跨进成功之门。
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德,秉持平和的心态做人,自然就能很好地对待世间的人和事,也就常常能赢得别人的尊敬,这也是低调做人的要义。
宋代有个叫韩琦的人,曾同范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北宋时长期担任宰相职位。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有一天他在夜间伏案办公,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也许是那个侍卫不小心走了神,他拿着的蜡烛竟然烧到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并没有发脾气,也没有说话,他急忙用袖子蹭了蹭,接着又低头写起了字。不知写了多长时间,当他回头的时候,发现拿蜡烛的侍卫换人了。韩琦猜到也许主管侍卫的长官要鞭打那个侍卫,于是就赶快把他们召了进来。他当着他们的面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在得知韩琦如此爱护侍卫以后,无不感动佩服。侍卫拿蜡烛照明时不全神贯注,把统帅的头发烧了,本身就是失职,韩琦责备一句也是应该的,即使不责备,挨烧时“哎呀”一声也难免。可他一声不吭,这是处处为侍卫着想,极力替其开脱。他这种容忍胜过了批评和责罚,韩琦统帅的是一个大部队,事情虽小,影响却大,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件事后,他们都觉得为这样的统帅效力很值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