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为上低调一点儿(1)
显露才华要适可而止
一个人的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虽容易取得暂时的成功,同时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古今得祸者,精明人十居其九”的结论。在他的《呻吟语》中有这样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需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者,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将其译成今天的话,大意就是:精明还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古往今来得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没有因浑厚而得祸的。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
聪明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而这种财富是不是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怎么运用。真正聪明的、有智慧的人会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会轻易运用,一定要貌似平常,让他人不眼红。一味地耍小聪明,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适不合适,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无益于成功,往往还会招来祸患。
真正的聪明人是那些不轻易显露自己才华的大智若愚的人。
大智若愚是中国人特有的大学问、大智慧,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人生大境界。大智若愚是低调做人,藏锋露拙;是处变不惊,达观权变;是外乱内整,内精外纯;是无所为,而后无所不为。
大智若愚,人才会清醒,才会冷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才能平静地看待世间这纷纷乱乱的“厮杀”,尔虞我诈的“争斗”;才能超越功利与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才能做到待人宽容为上,处世从容自如。
古语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凡事当留有余地,不要太露锋芒,咄咄逼人,要使人家感到需要你却不受到你的威慑。
大家读《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表面上没有大的作为了,也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锋芒毕露了。原因就是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刘备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