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柳升不违抗军令,他便根本不怕张辅怎么样。因为他与张辅共事了很久,太了解张辅。
此人处事有点虚伪,常常很不厚道,譬如当初张辅觉得汉王势微,便径直捉了汉王府长史、送京师邀功。但张辅又是个合格的武将,他不会因私废公、影响战局,当年“平汉之战”时期,张辅看不惯的人太多了,也没有怎么样。
唯独一次让人以为挟公报私的事,是对付何福;结果后来也真相大白,何福确实有异心,张辅没冤枉他……
大军陆续到了谅山卫附近的平坦地区,各军择地扎营。诸将进了卫城,来到临时设置的中军行辕。
很快便有一个武将赶来中军行辕禀事,来人叫李彬,与张辅很熟络的样子。柳升知道永乐朝征安南之役时,张辅也在安南统兵,看起来李彬好像是张辅的旧部;那次柳升没来,不太了解情况,所以只是猜测。
李彬带来了黄中的书信。
目前的安南都督府副都督(都督是安南国王)便是黄中,那厮在大明的内|战期间,是废太子那边的人;而且多次拒绝汉王府的招降,直到京师被攻破了才无奈奉诏。但皇帝没有清洗这些人,依旧让黄中在安南领兵;大概因为黄中是张辅的旧部,还认张辅为恩人的缘故。
此中干系,让柳升觉得,当今圣上与张辅好像是同一种人,一般不会只因为好恶、而去对付某个人。
李彬道:“黄都督一连说了好几次,要末将在大帅跟前认错请罪,言称有负大帅之恩。”
张辅一边拆信,一边马上问道:“他干了甚么事?”
李彬道:“黄都督撤走了北江府、慈山府(今越南北宁省)的驻军。现在东关府(河内)与谅山卫的驿道已断了,要联络只能从西边绕行。
上个月以来,叛军多路北进,人马愈众、来势凶猛。东关府与谅山卫都不敢弃,黄都督担心兵力分散吃败仗,便弃了北江等地,聚集兵力于东关、谅山两地固守待援。后来这些地方全被叛军占据,黄都督自觉不战而退说不过去,已知错了……”
张辅却反应淡然,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他隐隐还松了一口气,似乎觉得事情并不严重。
李彬又道:“自本月之后,叛军陆续在两处聚拢了重兵,一处在东关府的黄江(红河)下游,威胁东关重地。一处在北江府,此地叛军将领是阮帅;他们不知何处得到了消息,好像已预先知晓援军从谅山卫来。”
张辅很快便下令道:“派人绕路回去、告诉黄中,立刻调集主力渡过黄江,控制东江(河内东面的红河支流)沿岸,烧掉所有舟桥。”
李彬愣了一下,似乎觉得听错了似的,忙问道:“大帅之意,黄都督不用固守东关城?”
张辅皱眉反问道:“黄中不离开东关,谁来断叛贼阮帅的退路?”
李彬躬身作拜,沉声提醒道:“东关府的东南面,叛军那股人马极多,或有十万之众……”
张辅冷冷道:“不是还没到东关吗?”
“是,是。”李彬只得抱拳应允。
张辅转身看向柳升:“安远侯那两万多人,明日便开拔,出谅山山区之后,直插志灵寨。你要先让前锋军搭舟桥,渡过太平江,再从东边迂回攻打志灵寨。这样渡江既不会被袭扰,也能少渡几次河。”
柳升第一次来安南,他可没张辅那么熟悉;对一些小地名和具体的地区,柳升记不住。他急忙翻出了一张地图,寻找着张辅军令提及的地方。
那个标记了志灵县的地方、马上就找到了,十分显眼,就在四条江河的汇流处。
南北流向的是太平江,果然如张辅所言,先渡江到太平江的东边,走陆路便能径直到志灵县;否则还要横渡商江、梂江、太平江。
柳升不得不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张辅又道:“安远侯拿下志灵寨之后,先驻军数日、控制太平江北段;待本将剿|灭了叛|匪阮帅,你便叫两广福建的沙船、沿松台河(今海防市的北面河流)前来接应火炮辎重,前往入海口。”
柳升抱拳拜道:“末将得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