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养性两朵花(16)
——有老师认为,这是在破坏语言规范,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而受害最大的是中小学生,会造成以讹传讹
◆我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高尚住宅”时,心里想:莫非还有“卑鄙住宅”不成?
——一些词语的使用所引发的联想与困惑
◆《易经》影响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如是说
◆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家园。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一看《天鹅湖》就等着四小天鹅出场,或是数一数天鹅是24只还是25只,黑天鹅旋转是不是32圈。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觉得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与北京目前的高速发展现状和它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不相称
◆你们要直率地告诉国内的文化人,国际间并没有多少人痴迷着中国的儒家和兵法、武打和变脸、权谋和唐装。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既不是经济支点,也不是地理支点而是文化本身的支点。
——余秋雨
◆要让历史这只硬邦邦的冻鸡飞起来,
让东方的音乐响彻西方。
——著名作曲家谭盾
◆人们为了遮羞而发明了衣服,又因为时尚而脱掉了衣服。
——文明与衣服的关系
◆敦煌就像一个人,有生也有死。
——敦煌莫高窟的维护越来越难,尽管一直在治理和修缮,但石窟整体衰老的趋势仍难以逆转。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这就像一个人,有生也有死,维护只是在减缓它死亡的步伐
◆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他肯定会上电视,不然,像他那样坐着车四处讲学,太辛苦了。
——厦门大学教授,通过央视《百家讲坛》走红的易中天说,一个正希望传播自己思想的学者一定不会放过大众传媒这个平台
◆意大利,我们能向你学些什么?
——意大利和中国,同为文化古国。直到现在,意大利还拥有95000座教堂、1500处修道院、20000座古城堡、约6000处考古遗址和3000多座开放的博物馆……而在中国,历史建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靠边站”,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城市一边无情地拆毁历史建筑,一边大建“仿古一条街”。同样是面对文化遗产,意大利人常说“传承”,而中国人却常说“开发、利用”。对此,一篇文章这样发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