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8)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8)

    我国少数民族电影仍然缺少真正的民族精品,更缺少少数民族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虽然由于时代不同,由于今天观众的审美口味的变化,但我们不能把今天少数民族电影的边缘化地位责任推给观众。电影的体制有责任,导演自身也有责任。我们希望政府赶快转变管理观念,加大改革步伐,加大对少数民族电影的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电影人才的培养,从思想上重视少数民族电影,关心少数民族生活,那么21世纪少数民族电影才有再次崛起的希望。

    五   民族性与戏曲元素

    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有些古老的戏曲历史已经超过千年,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国粹,无论是京剧、川剧、豫剧、越剧、黄梅戏、河北梆子、评剧、秦腔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除专门拍摄的戏曲电影外,目前,在电影、电视、话剧甚至流行音乐里,都比较喜欢掺入一些戏曲元素,如话剧《暗恋桃花源》、《狂飙》;电影《霸王别姬》、《生旦净末》;电视剧《武生泰斗》、《大宅门》等,这些艺术作品由于加入了戏曲元素,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得到了观众的理解和认可,同时传播了戏曲文化,拉近了戏曲艺术与观众的距离。戏曲元素会使作品更赋有文化色彩,画面更加生动优美,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本文将分析戏曲元素的表现、在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具体运用及凸现的审美作用和意义。

    (一)戏曲元素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及审美价值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