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殖民历史不仅在建筑外观上体现充足,房宅内的设计更令我啼笑皆非。我们的房子全是不厌其烦地设有双门,双通道,刚搬进去,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把好好的整体切割得支离破碎:一个大厅有一个拱门不难看,弄出肩并肩两道拱门,看上去既琐碎又多余。我当时想:一个拱门上应标有“男”,另一个标有“女”。或者一个作“entrance”,一个作“exit”。不然怎么来理解建筑设计师的意图呢?后来我才明白:主人走右边的门和通道(抑或左边的),用人走左边的(或右边的),贵贱绝不容混淆。前门归主人走,用人是没有钥匙的,侧门归用人走,主人也没有钥匙,主仆不必担心有打个照面、嘘寒问暖、谈谈天气的时候。大概这种建筑设计的理想是把仆人变成隐形的服务者和劳动力,因此无论美国人英国人怎样以粮食、药品、教育援助非洲,这样的住宅设计会永远提醒非洲人和他们的本质关系,永远不会忘记黑是黑、白是白,只要一有引发点,全体揭竿而起。在心灵上没有尊敬的物质援助价值又如何?因而,接受援助的一方也缺乏尊重。我们所住的房子都带有“boy’s quarter”,即“仆佣居室”,面积窄小,没有空调,炎热无比的非洲,全指望他们祖祖辈辈袭承下来的抗暑性。同一院墙内,贫民窟和华厦并存。并且“boy’s quarter”的叫法,也让我深思:不论男女,不论长幼,皆“boy”也,似乎人一卑贱,在优越者眼里就永远是半个人,是无法平等对待的未成年“boy”。厨房和洗衣房也没有空调,意思就是这两个地方主人不必涉足,碰上我这样爱烹饪的人,等级制度派生出的这种建筑设计就祸害到我了。四十几度摄氏高温的季节,厨房里假如两个冰箱一块儿用,加上烤箱、炉灶,每次在家里大宴宾客,我自己先蒸成一只红头龙虾。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