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你还在北京吗?(2)
苏菲是一个有学识和远见的女人,她曾经送给菲利佩一本法语书。书中讲述了长城的起源,以及传统中国对外族文化的排斥。
可惜菲利佩不说法语,所以只好由芷琪给他翻译。她耐心地解释中国人的特质,讲述中国人对文化、军事和外族移民侵略的反感。
传统文化模式的影响让中国人对家族起源相当看重。这种情况在其他民族性强大的国家中也很常见。
历史上,修筑长城就是为了阻止匈奴和其他北部民族文化和军事的入侵。苏菲想要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含蓄,但一针见血。
在芷琪身上,菲利佩也看到了这种伤人的谨慎,但他并不抗拒……只是,这将是多么痛苦的分别!还有两个礼拜他就要回智利了。他开始觉得美龄说得有道理,他记起之前同学的话,现在他再也没有疑问了,很显然,这一切都是一个骗局。
他一直都知道芷琪母亲很担心,但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她要保护女儿。然而,他没有想到芷琪对他的感情如此强烈,以致可以完全忽视母亲的担忧。
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关于芷琪的流言蜚语仅此一个。
当然,苏菲一直认为没有必要拿自己的一生来冒险。这段青涩的罗曼史不过是个美好的回忆,对芷琪来说,能让她更好的了解不同的文化,甚至可以让她有机会提高西班牙语水平,但没有重要到可以让她改变生活的轨迹。
菲利佩离开前不久,苏菲见到了他。
她推测他们俩暗中还有信件往来。在她眼中,菲利佩就像一个忠诚的士兵,很忠诚,但不过是一个士兵。而她所要做的,就是像女王一样,辞去这个士兵。
“菲利佩,你有大好前程,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幸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俩都继续走自己的路。你们太年轻了,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的。”
菲利佩礼貌地伸出手,不像习惯那样吻别告辞,但苏菲在和他握手之后又上前吻别,告诉他,这个家永远都欢迎他。菲利佩没想到她会这么做,只是含着泪说:
“可能有一天您会明白我爱您的女儿。”
苏菲回到客厅,心满意足。在她看来,这个黄毛小子的话虽然带着几分勇气,但终究出自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之口。“哈,”她大声说,“他的回答也算浪漫。”
她不理芷琪哭得那么伤心,对她说:“你看,芷琪,我之前并不想干涉。我承认菲利佩很能干,但他需要的是一个西方女孩儿,可以和他一起经历生活的起伏。我们给你最好的教育,是希望你能像公主一样生活,这是你的未来……另外,明天有人来修钢琴,你最好别出去。”
芷琪觉得自己不得不恨菲利佩,她眼睁睁看着他离开,侮辱她并在短短的六年里成为了别人的丈夫和父亲,恨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研究生的学习就这样结束。不久之后,菲利佩就搭飞机回了圣地亚哥。当时他决定不在欧洲转机,他觉得有一天他会像中世纪深陷情网的骑士一样,回到这里寻找真爱。
但之后,他却选择了相信谎言。据美龄说,几天之后,菲利佩就开始和同班的女生约会。
幸运的是,美龄及时告诉了她,让她不用低三下四地请求和解。
再后来,他们没再说过话,甚至没有通过电话。
菲利佩:你们对我有过很大的影响,是真的。有时候我觉得好像时间并没有过去。
但你知道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贝多芬和鱼子酱的。我常和同事、朋友们这么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