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2)
    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2)

    宝玉看她时的眼睛,流露着心里藏不住的深情,他原是个混世魔王,吃丫头们嘴上的胭脂,和戏子换汉巾,看见宝姐姐的胳膊也要生艳想,只有在黛玉面前就现了原型,他对她的爱惜是不带一点瑕疵的,妹妹读了什么书,昨吃了什么,晚上睡得可好,他要陪着她人世安稳的时光。

    也许和黛玉,我们也能做知己,她的点点滴滴我悉数放在心里,因为对心思,因为她心无旁鹫的爱,此生只为一个人,她就是为宝玉专程而来,其他的人都不在她的生命里。

    读这一切,是华丽的悲伤,如果看懂她悲剧的一生再为她选择,我也仍然愿意让她一定要来红尘,和宝玉真实地爱一场,被实现了的爱情虽然没有完美的结局,可终归有那么一点不悲的地方,他们爱得真,爱得深,爱得生死不离。

    我们都有自己前世刻在石头上的故事,我更愿意叫《红楼梦》为《石头记》,更真实些,更牢稳些,也更可以多怀想和期盼些。

    《石头记》的魅力就在这大旨谈情里一点一点晕染渗透开来,自问世起,就引得多少人茶饭不思,也被引进许许多多的艺术创作中,费丹旭二十五岁时便应邀画了深具民间风格的《红楼梦人物图册》,四十五岁时受兰汀先生之请,绘《红楼梦十二金钗图册》,画中人物俱不标示姓名,她们的身份性格,气质情感,宛然对着你,白罗轻衫冷画屏。

    画上纤弱不胜风的女子就是黛玉,这是整部书里最凄美的画面,子苕用细致工整的费氏风格,淡彩晕染,墨笔勾皴,轻灵柔润,黛玉的清愁就这样伴着飘零的桃花红,站在园子深处,把自己留在繁花易凋的树下,一曲悲歌,道出缤纷离合。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不远处的山坡上,宝玉也早已痴倒,泪水肆虐,他心里疼得不知怎样,眼前的一切让他太震撼,只以为林妹妹是他护得周全的心爱之人,没料她心里竟压了这么多的委屈,连这落花都可知她心肠,这份爱,他要如何表达,化灰化烟是太容易说的话,为她怎样都愿意,只不想两人都这般的心伤。

    他在路上拦住黛玉,我只说一句话,从此以后撂开手。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我看得惊心动魄,眼泪早已泛滥得无处可收。这话让人太心酸,这么多难忘共度,不是为这一个分离而来,也怨不得当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