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女子 最美的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无别离(1)(2/2)

    后来他上京赶考,这是历代情事中书生辜负痴心女的前兆。陈旧的戏码在元稹的《莺莺传》里写得尤为理直气壮。第二年,张生去了长安后,科考落第,自此便滞留长安未回。

    彼时,他大约也是对她喜欢的。毕竟她带给他内心的真正欢悦是存在过的,记忆是证据。居长安的那些时间里,一开始,他与她也会写信。他亦会寄给她女儿家的饰品,花胜、口脂。但这一些细碎温情已不是她此时所需。她需要的是,他给她一个名分,然后名正言顺地相好。

    但他不给。他不能给,不愿给,不想给。给不起都是借口。她给他写了漫长的一封信,字字着深意,字字是真情。

    ……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

    她失去他时,也不忘叮嘱一句:珍重,自保,勿念。是这样的好女子,去哪里才能再寻得。而他太年轻,年轻至才华空洞如薄冰,年轻至个人的道德体系也不完满。他甚至将信拿给友人杨巨源看。杨巨源还为此作了一首《崔娘》绝句诗。然后便是一传十十传百的众口铄金令,世人都知有弃妇名曰崔莺莺。他弃离了她,甚至连她的声名也没有保全。

    他将感情草草收束,却兀自成全了自己一个人的欢畅。

    杨巨源那首诗里写有两句“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写的也没有错。她对他这一回的痴妄最后也就沦落至这般下场。幸元稹在《莺莺传》还落了铿锵一笔。写张生后来再去求见崔莺莺,却被拒之门外。她说,“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她是痛定思痛,绝了这一笔债。

    她知,这一刻,他不是原来那个他,她也不是原来那个她。君已另娶我亦嫁。他掠夺了她的青春,她便留给他一段永不能忘也永不可得的风华。至此事终。

    这是《莺莺传》里的一双人。后来元稹狗尾续貂,文过饰非却欲盖弥彰,为张生遗弃的不仁行径开脱,说崔莺莺是“”,是“妖孽”。借张生之口说“大凡天之所命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实在令人慨叹情之凉薄。

    再说王实甫的《西厢记》。那真是一戏千年。历代文人对《莺莺传》改之又改,总想寻出一种圆融的完满。张生和崔莺莺这一双人的爱情走向时时会牵动文人墨客的细敏之心。终于到王实甫这一处,才落定出一个壮丽的姿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