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讲到,当英特尔的股价在20美元时,凯斯勒分析它应该会涨到35美元。但他的同事罗森,当年高科技企业的头牌分析师,非要他把目标价格调整至50美元。“就这样,靠着分析师不断提高价格目标,做出建议推高了股市,从而形成了泡沫。”后来泡沫破灭,凯斯勒和罗森的桌上堆满了投资人激动与愤怒的电话留言纸。凯斯勒向投资人一一回电致歉,而罗森竟然连错误都不愿承认。
不过即使我们向投资者承认了错误,结果又能怎样?损失的钱还能回到他们的账面上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这个“他们”也包括了我自己。我们都曾为虎作伥。
书中不止一次指出,华尔街本身不产生财富,只是做资本的再分配。有些公司很容易融资,而有的公司则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获取资本。华尔街控制着资本的门路,向期望进出此资本市场的公司收费,借此攫取巨额利润:“企业所支付的是融资费用,投资人付出的是交易经纪佣金,这看似公平合理,其实‘肮脏’的秘密在于,华尔街人把这些公司创造的利润的一半,‘分配’进了自己的口袋!”
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我也不止一次想到这个问题。我当时所任职的公司是华尔街几大包销商之一,我曾参与过多家公司的上市,包括中国人寿,目睹了我们公司如何通过ipo的定价、佣金的比例再加上市后通过做“green shoe期权”(是一种包销商在获得发行人许可下可以超额配售股份的发行方式),将全部融资的至少40%融进了我们公司的腰包。虽然好像都合法,但是合理吗?
凯斯勒在书中还谈到,在华尔街证券中,一边是魔鬼般高智商的精英们,另一边则是无数愚蠢的个人投资者(也就是国内所称的“散户”):“他们根本不懂证券投资,不宰他们宰谁?个人投资者总是等到股票价格上涨时才会开始追高买进,然后又抱怨股价下跌;或是紧抱着行情好的股票不卖,认为一定还会再涨,等到价格下跌时,又来责怪你。”这话大家可能不爱听,但的确是事实。事实上即使散户们学会了证券投资也没用,因为信息严重不对称,就像打麻将,你手中握的牌对手一览无余,你说你能赢吗?
这真是“店大欺客”,而另一方面是“客大欺店”。凯斯勒讲了微软怎样玩股市的故事。有一次,微软也许下星期要为员工配股定价格,于是选这个时机召开分析师会议,说服分析师们将微软的评级降低。分析师怎么敢得罪微软呢?只能无条件服从。结果,那天微软股价一天跌去4.5%。“我起身上洗手间,走出会议室时,碰到比尔?盖茨和乔恩舍利站在那里乐不可支,我听到盖茨说:‘真好骗,真是太好玩了。’”“他们”把市场简直当木偶般玩耍。
2007年底,眼看着华尔街越玩越离谱,我再次翻看这本书,终于下定决心,不能再为虎作伥,便像凯斯勒那样,“从绞肉机中死里逃生”,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