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爱与痛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6.孔子和蛋糕(2/2)
    但人性深处除了利益之外,还有感情,两者又始终纠缠在一起。对于感情的处理办法,孔子的答案,是“仁”。在孔子的理想中,尽管君王或父亲可以拿走最大的蛋糕,但对社会和家庭的其他成员,都要讲“仁”。虽然多数时候,“仁”在历代说一套做一套的统治者那里只是挂在嘴上,但这个始终没有泯灭的观念,也还是保证了升平年代相对的和谐。

    孔子研究了分蛋糕的问题,是他看透了蛋糕其实总共只有那么大,出乎他意料的是,蛋糕有一天可以一下子做到比原来的大好多倍,甚至还可以做出许多个其他的蛋糕。这是因为,农业社会之后,人类迎来了工业社会、科技社会以及之后的信息社会。在农业社会里,财富主要是地里长的,主要是吃的和穿的。在现代人的生活里,吃穿所占的财富比重却越来越小,一个月的吃穿用度,还比不上一次度假的飞机票。

    天才的孔子甚至可能预料到农场主的出现,但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一个比最厉害的农场主还富数百倍的人,名叫比尔?盖茨,他的收成根本不来自土地。

    在后农业社会里,人类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分蛋糕,而是如何做出更大更多的蛋糕。分蛋糕要求秩序、本分和规矩,做蛋糕却要求在严格遵守最基本规矩的情形下,尽可能地鼓励杰出、个性、创造力和自由。

    在做蛋糕的时代,孔子的许多遗产似乎一下子从财富变成了包袱,这从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落伍和不适应可以看出来。这也成为孔子屡次挨批的主要原因。

    但分蛋糕的问题却不因为可以做蛋糕而消失,财富越多,分配的问题也越严重,这便是孔子在现代依然存在的价值。如今虽然不能再遵循“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但孔子注重伦理,严守规矩,做事避免“过犹不及”的理性态度,依然是保持社会平稳甚至效率的强心剂,甚至被大中华文化圈里的某些成员视为经济腾飞的精神支柱,号称“儒家资本主义”。

    在孔子声名大振的现代,他的面目有时清晰无比,有时模糊到无法认清。孔子的身形姿态也纷繁复杂,并且出现在最宏大的公众场合和最秘密的私密空间。

    我相信,某个阴天的下午,我一定会在书店或酒吧里从邻座认出孔子,这个追求学问的老夫子,没准已经戴上深度的近视镜。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