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就请搭火车
文_林夕
1998年,法国电影导演帕特里斯?夏洛尔执导了令世人瞩目的电影《爱我就请搭火车》,影片取材于他和朋友的亲身经历,片名是他一位朋友的原话——当时住在巴黎的他,想死后埋在小镇利马汤的墓地里,利马汤距巴黎有四个半小时的火车车程。如果那样的话,亲朋好友都要长途跋涉去参加他的葬礼,这对一向慵懒、散漫、喜欢享乐的巴黎人来说无疑是一道难题。当别人对此表示质疑时,那位朋友便说:“爱我就请搭火车。”
我喜欢这部电影,也喜欢这个给导演以灵感、给观众以遐想的片名,大概也只有法国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看似荒诞,实则蕴含着对生命、爱与死亡的深刻理解。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但距离却是爱的杀手,许多看似稳固的爱,最终却抵挡不了距离的阻隔。更多时候,人们还是选择最近的爱。想一想身边的人,他们有多爱你?如果有一天当你辞别人世,他们会不会抛开手头忙碌之事,甘愿乘四个半小时的火车,去参加你的葬礼——给你这个生命最后的礼物,而明知你已无法回报。
不知怎的,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一位偶然认识的老人。那是在5年前,我刚刚辞去工作,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子,开始向往已久的写作生活。距我住所500米处,有一个公园,公园后面的山上,是一片墓地。每天写作之前,我都要去公园散步,有时兴致所至,也会攀到山顶,遥望那片墓地。除了清明节,那里很少有人。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人在墓地里拔草,出于好奇,便走过去。穿过那些墓碑时,心里多少有几分害怕。老人一抬头看见我,笑着冲我打招呼,原来他是守墓人,负责看护这片墓地。我一向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感兴趣,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
他不是滨城人。三年前,老伴去世了,他来到这里,做了一名守墓人。
“她不在这儿。”老人指着墓地,仿佛在回忆什么似的说,“我把她埋在我们家乡了。”
他不说我也能猜到。这是唯一一个位于市区的墓园,环境肃穆,价格不菲,他是根本买不起的。其实他原来有些积蓄,为了给老伴治病,都花光了。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却是个难得的好丈夫。老伴去世前,在病榻上躺了5年。刚诊断出病症时,在医院里住了一阵,因为家底薄,等病情稍好一点,就出院了。每隔一段时间他去城里买药,村里有个诊所,他带老伴去那儿注射。后来,老伴的病情越来越重,行动不便,他就在自己身上练习,终于掌握了注射技术。最后几年都是他自己给老伴注射。这样既方便,又省钱。本来家里就没多少积蓄,他省了又省,也没撑多久,只好卖房子。再后来,就向亲戚、乡亲借。结果,还是没能挽留住她的生命,撇下他一个人走了,带着幸福和愧疚,留下悲伤和债务。
料理完后事,他只身一人南下滨城打工还债。这一年,他57岁,但看上去,像一位七旬老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