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52.追忆甜蜜时光(2)(2/2)
    九九重阳吃花糕,入冬以后,大米面的蜂糕、蜜麻花、姜汁排叉,你方唱罢我登场。

    舅公是个老北京,真羡慕他的好口福:大八件、小八件、萨其马、油炸糕、糖耳朵、烫面饺、大薄脆、豌豆黄、油酥烧饼,还有可人心的艾窝窝——“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

    喜欢上海人的生煎馒头。上海人爱生煎,把带馅包子称馒头,生煎来吃,平底锅刷素油,一边煎一边喷喷水,快熟时往馒头上撒些黑芝麻和香葱末提味。底皮金黄酥脆,上面白嫩油亮,松软适口。生煎馒头讲究趁热吃,馅心卤汁多多,却不油腻,齿颊留香,吮指回味。

    西施的故乡诸暨还有样好东西:“西施舌”。别误会,是点心,不是海里产的贝类。点心师把糯米制成上好的水磨粉,再拿它做皮,包上桂花、金橘、青梅、枣泥、核桃仁等果料配成的馅心,然后在舌形模具中压制出的一种小点心,粉白如月,“舌”尖上还略施粉红,故得美名“西施舌”,风韵骄人,不输美人,或蒸或炸,皆可食也。

    清代才子袁枚在其所著的《随园食单》里,告诫人们要“戒目食”,那意思是怕你一气摆上一大堆,吃一看二眼观三,贪多嚼不烂。你看《金瓶梅》第四十三回,写吴月娘与乔大户娘子攀亲,宴请皇亲乔五太太等吃饭,“前边卷棚内安放四张桌席,摆下茶,每桌四十碟,都是各样茶果甜食、美口菜蔬、蒸酥点心、细巧油酥饼馓之类”。这不过是筵席的前奏,一气摆上四十碟茶果,哪里吃得了!既豪奢,又恶俗,更糟蹋东西。

    你看皇帝吃饭,菜多,肉也多,珍品异味多,南北糕点也多。依照定例,御膳、寿膳每餐要呈四盘蒸点心,四盘烙点心,油炸小食数目不一,少则三四盘,多则十盘八盘。面点中的馒头、蒸饼、枣卷每膳必备四盘,另如黄糕、黄白蜂糕、开花馒头、金丝卷、银丝卷、荷叶饼、肘丝卷等其他花色是每膳轮流呈进。可怜的皇帝被吓也吓饱了,哪里顾得上吃。啰啰唆唆摆上一大桌,再川流不息朝回撤,这些精心制出来的菜点也如皇帝后宫中待幸的美人,绝大多数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捞不着御口一品。

    即如现在,点心上来,怕也没有多少人感兴趣,兰花指翘起,轻拈一点,似有若无,蜻蜓点水。过去对它的渴望早已化风化水,想来眼前的温香软玉抱满怀,也不如当初的妙目一眄。

    也许,我感兴趣的也不是吃,而是一种事关甜蜜的民族记忆,也可以说,我是在替整整一代人追忆过去长长历史中的甜蜜时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