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42.琴之树(1)(2/2)
    后来我结识了一个也挺爱树的朋友,他叫朴云子。只要谈起桐木和杉木,他就会两眼放光,因为他是做古琴的,这两种树都是做古琴最好的材料。他的房子里,其实堆满了树——但那都是以前砍伐好了的,要么就是很早以前从旧建筑中被拆卸下来的。因为做古琴的木头要存放、加工一段时间才能用,所以这些木头都会在他的房间里放很长的时间。

    木头是已经死去的树,还能不能称之为树呢?

    他自有答案。他一个人在这个庞大的都市里做古琴,刻琴谱,弹古琴,除了少数几个朋友,也许树能懂得他。

    他微笑着给我弹了一曲《潇湘水云》,琴声挑动了这个寂静的夜晚,我的记忆荡漾开去,像年轮一样展开。我看见了金黄的成熟的庄稼,也看见杳无人烟的旷野,雁群把秋季的天空抬得高高的。在琴声里,我的树长起来了,它生长得孤独而寂静,它即使独自傲然指向天空也会歌唱。

    朴云子弹得很轻,琴声悠远如泉。就在这样的琴声里,我的树,活了;做琴的树,也活了。

    他告诉我,这是桐树做的古琴。我要过那把古琴来看,古琴有我没有想到的精美,象征了中国式的伟大智慧,是真正的乐器杰作。它有七根弦,暗合金、木、水、火、土,还有周文王和周武王加上的两根,它的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色象征着天地人之和,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它表达出最高的自然韵律,也表达出最高度的音乐秩序和理性。

    他讲了一个关于这种树的故事。传说东汉时期,蔡邕隐居吴地,有一次见有人烧火做饭,听到灶台下有噼噼啪啪木材爆裂的声音,蔡邕精通音律,一听就知道那是桐木。他一声惊呼就冲向灶台,从火里抢救出那根木头,可惜有一段已经烧焦了,后来做成的琴就叫做焦尾琴,称得上是千古名制,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并称四大名琴。

    做成了琴,那棵树就不再长得恣肆汪洋,树,终于不在了。

    它的命运注定了它的活法,一个琴者只按他的心去塑造一棵树。它不一定是森林里长得最美丽的那棵树,它不一定是长在最美好的季节,它只是被一个琴者碰到了,它就是最幸运的一棵。就像我的那棵树,它不一定是沿江大道上最美丽的那棵树,但是它被我碰到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