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6.循着海明威的足迹(3)
    16.循着海明威的足迹(3)

    一边搅拌着香气四溢的咖啡,一边打量这个不大的咖啡馆,四周的墙壁上除了挂有海明威的照片外,还有萨特、毕加索、波伏娃等很多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他们都曾是这家酒吧的常客。

    当然,他们不只是丁香园的常客,也不只是在丁香园才受到这样的崇敬。据陪同我的巴黎朋友说,在今天的左岸第五区,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这并不夸张,我们在经过圣日耳曼大街时,在172号的花神咖啡馆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竖立在街边写着“萨特—波伏娃之地”的绿色招牌。

    从巴黎圣母院广场,穿过一座绿色的小桥,就是莎士比亚书店了。当年,年轻、贫困的海明威经常来这里消磨时光,书店主人西尔维亚?比奇女士满足了海明威对书的需求,随他想借几本书都可以,并且不用急着付押金。西尔维亚不只对未成名的海明威很照顾,当年从爱尔兰来到巴黎的詹姆斯?乔伊斯奔波了几个月也没有人愿意出版他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后经美国诗人庞德的推荐,西尔维亚不仅冒着风险出版了《尤利西斯》,而且赶在乔伊斯生日的早上给他送去了样书。海明威在《流动的圣节》这本书中,对帮助过他的史坦茵夫人和庞德都有些微词,但对开设了这家书店的西尔维亚?比奇却表现出特别的敬意。他说她总是“那么愉快,那么热情,那么亲切”,毫不吝惜形容词。当然他也提到了一排排顶到天花板的书架和满架子的书,还提到了乔伊斯经常会在将近傍晚时分到那里去。

    与中国的大书店相比,莎士比亚书店的确太不起眼了。要不是门楣上刻着莎士比亚的头像,初来这里的人很难相信这就是驰名世界并成为名胜的书店。店不大,五六十平方米的样子。四壁全是书架,中央是一圈柜台,店员坐在里面收款,并在顾客买的书上盖上带有莎士比亚头像的印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