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8.漂泊啊,漂泊(1)(2/2)

    我们之所以可以对此长久地产生共鸣,不是因为那些格言警句,不是因为那些所谓精神升华,更不是因为圆满的情感故事,它们也许有一些,但是很次要很表面,骨子里并不是那些理念性的东西,而是人如浮萍般的随波逐流,是缺乏坚实依靠的虚弱,总之是契合了每个人根深蒂固的漂泊感。

    二

    漂泊就是行止无定,不停地寻找“永远的栖身之地”,然而寻找“永远”,却往往只得到了“临时”,总是与“永久”失之交臂,构成了漂泊者“在路上”的“流民”情绪。我在海南生活时,曾几次前往海口的五公祠拜谒。这五位先贤既是落难英雄,又是勉强维生的流民。也许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本质上,古代被流放的先贤们和今天无数背井离乡的打工者,有着诸多的相似点。虽说是千年沧桑,人的境遇并没有多少根本改变。我们的选择空间仍是那么狭小。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关注贾樟柯的影片,他的作品差不多都是在阐释漂泊,表达在巨变时代的中国个人选择的局促和艰难。他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和《任逍遥》,表现的是自己故乡的那些精神漂泊者的异己存在,他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起来广阔的选择天地实质却极其逼仄,只能没有明天地随波逐流。这不仅是故乡的问题,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问题。到了《世界》和《三峡好人》,这种无根的漂泊就越发普遍,甚至成了某种国家行为,阐发其中的内涵,会发现内里有着民俗学或社会学的丰富认知。我想,《世界》《三峡好人》和他未来的某部作品,可以构成与“故乡三部曲”对应的“异乡三部曲”。不论是“故乡”还是“异乡”,弥漫的都是当下中国人归属不明、家园迷失的漂泊情绪。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