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不喜交游。8岁立志当作家,一本正经说出后,众人捧腹,父亲扬手给他一耳光。纵然如此,矢志不渝。为了思考,从小学会散步。害怕迷路,便沿着河流、铁路慢慢走,走一整天再走回来。找一个山洞,独自坐在里面想东想西,天马行空,他命名为“秘密基地”。
一个多么奇怪的孩子。感谢生活的困窘,种种怪异没有被父母发现,或者发现了也只能漠视。小学四年级,带成绩单回家,满篇红叉,没一门及格。父亲哈哈大笑:“终于有了接班人。”
在被忽视的角落,他安静而叛逆地长大。大学时,老师布置作文。交了后,被老师唤去办公室:“林清玄,以后我的课你不用来了,因为你的水平已经比我高。”
渐渐的,开始参加文学大赛。从少年到青年,几乎包揽台湾全部重要奖项。才高世嫌,只好召开记者会,宣布不再参赛。
被称为“台湾十大才子”之一,亦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但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天才,甚至因贫穷才浅自卑良久。
上高中时,觉得必须努力,于是规定每天写1000字。服兵役时,觉得应该更努力,便规定每天写2000字。军营6点吹号,于是4点起床,写两个小时。工作后,觉得应该再努力,于是规定写3000字。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三十多年来,没有一天中断,无论阴晴圆缺。
所以,你可以想象那130多本畅销书的由来,更应该明白一件精品的千锤百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境界有高低,于是,便有蜩鸠与鲲鹏、朝菌与冥灵之区别。
32岁时,闭关修行,隐居山林。其时正值事业巅峰,任《中国时报》主笔,并担任电视台经理。只是,突然感觉虚妄。繁花似锦又如何?长命百岁又如何?富可敌国又如何?一切皆如梦幻泡影。而一个有慧根的人,一定会对生命及宇宙产生终极追问,在人生的某一特殊阶段。
他闭关3年。打坐、诵经、散步、过午不食,不染尘世。3年后下山,褪去才子之锋芒,平添众生之恬淡。他在菩提园讲经论道,开始只有十几人,后来发展到上千人,再后来便有轰动一时的“菩提系列”。于是,他被上升为“大师”,不求己身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然而,顶礼膜拜中,他却离了婚,并且迅速再婚。新娘很年轻,也很漂亮。感觉受欺骗,台湾妇女组织在公共场所焚烧他的书,以示愤怒。“没有道理嘛,她们应该来我家烧。”他笑着摇摇头。
大火流金,清风穆然;严霜杀物,和气蔼然。他继续著书,继续修行,继续投入生活。他报了烹饪班,在家庭主妇中拔得头筹;春茶下来,他遍访茶山寻茶结缘;他穿长袍、蓄长发、结长辫,在欧洲总被误认为“中国功夫”;他自嘲像《功夫》里的火云邪神,遗憾不会蛤蟆功……他显然是特立独行的,只是不愤世,不嫉俗,不令人如鲠在喉。姿态超然,风度温和。
“这并非刻意,而是天生。我从小就有一种能力,能够听得到内心的声音。人生的重大转折均缘于此,比如辞职、闭关,包括离婚。”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