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封无法送抵的信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49.两段人生
    49.两段人生

    译_陈胜

    1859年6月24日,31岁的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前往意大利洽谈生意。途经索尔弗里诺村时,正值拿破仑三世率军与奥地利军队激战。战场上炮声轰隆,硝烟弥漫,由于得不到救助,尘土和血迹裹身的4万名伤兵被遗弃在村庄和荒野,经受着烈日蒸晒,奄奄一息,状况十分凄惨。绝望的哀号和无助的呻吟在旷野上回荡,亨利?杜南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没有想到神圣而珍贵的生命在战场上会变得如此卑微和脆弱,亨利此次只是来与拿破仑三世商谈瑞士与法国的经济业务,但是因他来晚了,这才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突然,一股思绪自灵魂深处萌生,亨利决定在索尔弗里诺待上几天。在一片混乱中,这位年轻的银行家,虽没有得到官方授权,却主动组织当地的居民成立紧急救护小组,有条理、高效率地救助了交战双方的伤患。历时8天8夜,所有的尸体被掩埋,4000多名伤兵得到了比较妥善的救护和治疗。

    亨利返回日内瓦后,他再也无法专心从事他的金融业务了。每当夜深人静,索尔弗里诺战场的悲惨景象便会进入他的梦乡。他开始奋笔疾书。3年后,亨利?杜南发表了《索尔弗里诺回忆录》。他在书中追述了自己在索尔弗里诺的所见所闻和救护伤兵的故事。在书的结尾,他提出建议在各国建立永久性的中立团体,在战时救助战争中的伤员而不管他的国家、阶级、种族、信仰。大作家雨果看完此书后致函亨利说:“你武装了人道主义,满足了人类自由。”日内瓦公共福利局主席莫尼尔说:“本书作者使瞎子也睁开了眼睛……使人类对世人的漠不关心变为热烈的相助。”100多年来,这本书已成为一部传诵不衰、影响世界的巨著,在人们的心中播下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种子,使人们萌发了同情和援助伤者、病者、贫者、弱者的情愫。

    在一个存在着国家和阶级的时代,在人人都崇尚金钱物欲并以此为乐的社会,亨利的理想近乎天方夜谭。但是他没有轻易放弃,他为了这个目标奔走呼号,他把努力实现这种人道救助的理想作为自己执著的追求,以致疏忽了自己的银行事业。在亨利的倡导、游说和努力之下,欧洲各国上层社会对他的建议和设想给予了热烈的回应和支持。1863年2月9日,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的前身“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在瑞士诞生。从此,约束战争行为、倡导人道援助的国际人道主义法律正式产生,覆盖全球、改善弱势群体境况的国际红十字运动正式兴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