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记得那时年纪小(2)
自从那天在东单体育场看完小玉的训练后,大华天天早晨买她家的油条不说,还天天晚上跑出来打公共电话。那时,打一次电话是三分钱,买一根油条也是三分钱,那时的三分钱是一根冰棍、一张中山公园的门票、一个田字格本,或是一支中华牌铅笔的钱,对于我这样一个月家里只给两毛钱零花钱的人来说,每天要消耗6分钱,用不了四天就花光了。大华总能够从家里磨到钱,钱对于大华不成问题,对比大院里的穷孩子,他家是富裕的。况且因为他的父母在山西工作,他从小跟着姥姥长大,姥姥惯他,要钱就给。但每天都打电话,给谁打?一个初二的学生,有什么电话要每天打?
有时,他只是拨121问个天气,拨117问个时间,有时拨半天拨不通,就自己对着话筒瞎说一气,自说自话的样子,非常可笑。我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借机会看看小玉。但小玉连个招呼和正脸都不给他,只埋头写作业,或是看见他又在窗口出现了,而且又是对着话筒,像啃猪蹄子似的,一个劲儿地没完没了,她心烦地把书本往桌子上一摔,扭头就出了门。
好心的游大叔问他怎么总打电话,他含混地支吾着,被游大叔问得没辙了,只好说是给打的,要不就说等个电话,总也不来,打电话催催她。一听是给打电话,好心的游大叔还能够再说什么呢?就说等有电话来我叫你,省得你总跑。
他照样乐此不疲,几乎天天狗皮膏药一样贴在人家的电话机上,几乎天天把小玉气得摔门走出屋子,空留下电话里一片杂乱的忙音。
有一天晚上,满院子传来叫喊声:“滕大华,电话!”由于那时已经很晚了,院子里很静,大院里便响起了很响亮的回声。
大华一时没反应过来,每天都是他自己在瞎打电话,并没有真正给什么人打通过。谁会给他打电话呢?会真的是妈吗?
“滕大华,电话!”
满院子还在回响着喊叫声。
他一跑三颠地冲出屋,跑到游家。哪里有他的电话,那电话像是睡着的一只老猫,正蜷缩在游家的窗台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