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夜怪(2)
但正是由于用了这一典故,暴露了诗中的“狗味”,不如“别人”的诗含蓄。
这时,鸡精奚锐金也念出自己的三首诗,说的都是鸡的生活情景:
东阳夜怪诗(奚锐金近作三首)
舞镜争鸾彩,临场定鹘拳。正思仙仗日,翘首仰楼前。
养斗形如木,迎春质似泥。信如风雨在,何惮迹卑栖。
为脱田文难,常怀纪渻恩。欲知疏野态,霜晓叫荒村。
所谓“舞镜争鸾彩”,是用了山鸡舞镜的故事。南朝宋时刘敬叔所著的《异苑》卷三曾说有人给皇帝进贡了一只山鸡,但山鸡一直不舞,有人想了个办法,在这只山鸡面前竖一个大镜子,山鸡为了和镜子中的影子斗美,就舞了起来。
而“鹘拳”本指鹰爪,这里借指斗鸡时,鸡的利爪。接下来的“仙仗”“仰楼”之类,都是写皇家斗鸡时的情景。“形如木”则是庄子寓言中的典故,也是“呆若木鸡”这一成语的由来。说是斗鸡时,最厉害的鸡不是威武雄健的,而是一个叫纪渻的人所养的鸡,这些鸡看起来木讷得如雕塑一样,看似又笨又呆的,但发起威来,什么鸡也抵挡不住。下面的“常怀纪渻恩”也是此意。
田文是孟尝君的名字,用了“鸡鸣狗盗”的典故,说来不是太贴切,帮孟尝君过关的,是一个门客假装的鸡叫。当然了,奚锐金先生也可以辩道,当时要不是全城的鸡都跟着叫,把守城门的兵将怎么会确认到了开城的时间了?琢磨一下,倒还真有这个理儿。
唉,这鸡精一味铺陈典故,让我讲得口干舌燥,十分费劲。用五笔打字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打“典故”这一词时,常出来的是“贼”这个字,如果写诗时像鸡精奚锐金这样用典,可曰典故真如贼也。
不过当时,鸡精吟罢,黑暗中还是发出啧啧赞叹声。这时驼精安智高又说,别看朱中正(牛精)自称将军,其实他的诗写得也很出色啊,并大谈佛门中的道理——“多生有缘”方能使众鸟同宿一树。以此劝大家珍惜这次盛会。
牛精朱中整盛情难却,也就不推辞了,念出自己的诗:
东阳夜怪诗
乱鲁负虚名,游秦感宁生。候惊丞相喘,用识葛卢鸣。
黍稷滋农具,轩车乏道情。近来筋力退,一志在归耕。
都说辛弃疾有“掉书袋”毛病,我看这些“鸡精”“牛精”绝对不逊于他。其实好诗不在用典多少,水平差的人才一味用典故妆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