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沧海欲成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襄阳旅殡举人
    襄阳旅殡举人

    中唐时期,节度使于頔镇守襄阳。这一年的清明时分,他派一个姓刘的幕僚到长安去办事。这个人骑马行走在郊野的路上,突然遇到一个年轻的书生,年纪只有二十上下。古人出远门,无论骑马还是走路,都是很辛苦的,如果路途上有个人做伴说话,一路上就不显得那样辛苦和劳累了。

    于是,刘某便和这个书生边谈边行,言谈之间,感觉这个书生举止文雅,见识高明,两人越聊越是投机。因此走了数里后,就一起停下来坐在路边,倚着干草,取出酒来共饮虱。不觉天色将晚,红日西沉,这个书生指着前面的一条小岔路,说:“我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近,从这条路去,几里地就到了,您可愿意去坐一坐?”

    刘某因有紧急公务在身,不敢多耽搁,于是婉言谢绝了。这个书生感叹了一番,以下面这首诗相赠:

    诗

    襄阳举人

    流水涓涓芹吐芽,织乌西飞客还家。

    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诗中的“织乌”是指太阳。因传说太阳中住着乌鸟,所以太阳称“金乌”,又因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如织梭之往来,故称“织乌”。而殡宫则是指停放死人的房舍或者死人的坟墓。

    书生吟罢就一揖而别。刘某一路上回味诗中的意境,不禁暗暗讶异,他越读越觉得,此诗写得恻怆动人不说,奇怪的是,有一种清奇诡异的味道,不似人间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