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沧海欲成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芙蓉古丈夫与毛女(2)(2/2)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唯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叶法善这三首诗,充满了道家术语,读起来香烟缭绕,如同嚼蜡,全是经文符箓的味道,因此就不费劲地(我说得费劲,大家读得也费劲)一一剖析了,这三首诗大意无非是告诉弟子们和世人,他本是上界的神人,来世上度化众生,如今期限已满,要回到天上去了。

    叶法善“道行”不是太高,诗也写得平平无奇,但有关他的传说倒有不少:和帝王生时有“异象”一样,相传其母梦见流星飞入口中,就有孕生下他。七岁时,沉没在江中,大家都认为他死了,而三年后却回来了。说是有一个“青童仙子”收留了他,给他“云浆”喝。(这和陈抟故事相似,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叶法善长到二十来岁,就身高九尺,额头上有两个“午”字。虽然相貌很威武,但他的性情却十分淳厚温和。相传叶法善能用符搬起挡路的巨石,役使各路鬼神。

    叶法善是那种经常出入于宫廷,参与政治比较多的人。不过他比较正直,提的建议倒很不错,唐显庆年间,唐高宗李治邀他进宫,并想招集“诸方道士”,以叶法善为领导,主持炼丹工程。这可是个能“捞钱”的好活儿,可叶法善说:“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不妄虚糜。”推掉了这个利润丰厚的“大蛋糕”。

    据说还有一次,叶法善直接救了玄宗皇帝一命。当时有吐蕃国的使者来献宝,带来了一个木匣子。使者神神秘秘地说:“此物必须请陛下亲自打开,以免泄露了其中的机密。”玄宗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却见叶法善毅然说道:“此物大凶,陛下不可擅开!”并坚持主张让吐蕃使者自己来开,结果吐蕃使者开时,匣子里飞出数枚毒箭,一下子就把吐蕃使者当场射死,好恶毒啊!看来木匣有暗器这事,连吐蕃使者本人也不知道。玄宗当时出了一身冷汗,惊魂稍定后,不免对叶法善厚加封赏,对他更加信任。

    后来在元宵节时,唐玄宗令结彩楼三十余间,饰以金玉翡翠,高百余丈,豪华至极,酷似如今亿元大片中的瑰丽场景。群臣纷纷称颂,但一同观灯的叶法善却说:“彩灯之盛,国无比矣?但奢靡过甚,无益于国。”

    这大概倒是历史上真实的叶法善,但在传说中,叶法善却并没有劝谏玄宗,反而为了哄玄宗高兴,先是带他飞到凉州去观灯游赏,后来又带玄宗飞到,得以聆听天上的乐曲,并说《霓裳羽衣曲》就是玄宗听了天上的仙曲后改编的,留下“唐明皇游”这样一个故事,并作为艺术题材,屡屡出现于后世的书画、雕刻等作品中。

    叶法善大概是符箓派的道士,经常用“符”当作很有威力的武器。不过传说中也有好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叶法善能带唐玄宗飞到游玩,这本领几乎和孙悟空相当了,但却又有故事说他的本领远不及张果老。

    相传唐玄宗召见了张果老后,曾向叶法善询问其来历。叶法善说:“我知道是知道,只是说不得。”玄宗问:“为什么?”法善道:“臣说了必死,故不敢说。”但玄宗定要问他,法善只好说出真相:“张果老是混沌初分时的一个白蝙蝠精……”刚说得这一句,就七窍流血倒在地下,玄宗急忙向张果老求救,这才让叶法善留了一命。

    有关叶法善的传说还有很多,不过他常以配角的形象出现,看来道行就是不过硬,评不上“地仙职称”也是理所当然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